张贵文:石梯子沟村的 “活档案”
张贵文:石梯子沟村的 “活档案”
许多人对石梯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贵文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他的一个好习惯——记工作日记。就是这个习惯,让石梯子沟村的规范化管理远近闻名,也让他成为石梯子沟村继史明星书记之后,又一个让广大村民充分信赖的好当家人。

在石梯子沟村村委会张贵文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他1987年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以来的工作日志41本,全部被整齐码放在档案柜里,他告诉我们,已经有将近40万字了。说起这个习惯的养成和坚持,他说,一是事实让他认识到文字记录的重要性,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千年的文书会说话。二是两年职教中心农村干部培训班的学习,让他对村务管理规范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当年在职教中心学习的笔记他全都留着,使用电脑也是那个时候学会的。
1994年1月20日,石梯子沟村新建石灰窑,石灰窑建成后,大庄村却说石灰窑建在他们村境内,需向大庄村交土地使用费。受村里委托,张贵文负责查找两村地界原始文契,几经周折,终于收集到咸丰十年的一份文契,避免了一场无据官司。此后,他又通过一份民国年间的地契,帮助石梯子沟村保住了另外一处有权属争议的山场。
1998年,职教中心培训班毕业后,他负责村里的档案整理工作。为尽可能确保过去文件完整归档,他把村务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记录、各种资料,全部按保管期限分别进行分类、立卷、装订、归档。先后归档了自1957年以后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年报846卷,奖杯、锦旗、牌匾、奖状132件,各种证书242件。村档案室完全达到高标准。
根据他的建议,村两委自1997年4月1日起建立了村务工作日志,翔实记录干部出差,领导检查、指导、调研工作,群众来访,业务往来,重要财务收支,大型村民活动等情况。
2000年,他又将民事纠纷调解协议归类于 “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记录”,建立了 “农村矛盾纠纷排查档案”,对集体与村民之间、本村村民之间、本村村民与外村村民之间矛盾纠纷排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使村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001年1月1日开始,在他的提议下,又建立了公章使用登记制度,翔实记录党支部、村委会两枚公章的使用情况,对公章的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内容、批准人、用印人、用印次数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使公章的使用实现规范化。
齐全完整的档案资料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改善集体企业管理、总结汇报、对照分析等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字依据。
2006年4月14日,石梯子沟村接待了河北省县级国家档案馆建设工作会议与会领导的参观。2001年1月,被河北省档案局授予 “为农村工作服务先进档案室”;2003年12月,被河北省档案局授予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示范村”。国家档案局领导检查指导档案工作时,对该村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 “全国罕见”。2012年9月8日,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 “中国 (管理)特色村”。
鉴于张贵文出色的表现,多年来,各级组织给予他各种荣誉。1999年以来,连续被大崔庄镇党委政府授予 “优秀农村干部”称号;2008年,被河北省档案局授予 “全省优秀档案工作者”;2010年;被迁安市委授予 “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1年,被迁安市委授予 “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张森 杨柳 杨玉芬 文
点评
走进石梯子沟村书记办公室,我看到张贵文处理完矛盾纠纷排查调节工作后,认认真真地做起了记录,看到在他背后的档案橱里,几十本码放整齐的工作日志,还有在职教中心两年农村干部班学习期间所有的笔记。一个研究方法,改革创新,注重细节,对村务管理规范化的张贵文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是他,对农村、农民的草根情怀,让张贵文扎根乡村,几十年如一日,甘愿做老百姓的 “服务员”,也让他的村级档案工作成为省级典型,该村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 “中国 (管理)特色村”。(杨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