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农家餐 虚心学习奔小康——记白羊峪教学点优秀学员陈东梅

打造精品农家餐 虚心学习奔小康——记白羊峪教学点优秀学员陈东梅

白羊峪这个当年为抗日立下过功劳的老区村,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生活,生活水平仅维持着温饱。1997年5月,长城脚下的小村迎来了一批来写生的北京美院的学生,村民白金用自己从山上采来的野菜做了一顿 “山菜宴”,招待了城里来的没地方吃饭的孩子们,学生们对这从没吃过的 “蔬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而且还有纯天然的野生蔬菜,并表示明年还会再来。老白家的农家饭受到城里来的大学生的称赞的事,给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带来了灵感,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开发长城旅游资源。开始的几年,农家饭庄的经济实惠,天然纯净,口味佳,颜色美的特点确实吸引了周边不少的游客,可是旅游区开发十年间,农家饭的品质仍停留在 “农妇亲手做,材料亲自采”的纯天然上,其口味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的要求。

2010年,随着河北省 “送教下乡”政策的实施,职教中心涉农专业办的老师们走进了白羊峪,宣传送教下乡政策,准备招收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陈冬梅,就是在这一活动中出现的出类拔萃的骨干。招生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村民开始是不相信,认为这么大岁数,不可能有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上学的机会;后来是不认可,都是拉家带口的孩子妈,哪有时间来学习?再说做点家常饭谁不会做?还用得着学习吗?陈冬梅,这个敢想敢干的泼辣女子,在几年的农家饭经营过程中,感觉到了不仅在做饭做菜上有很大学问,而且在服务上也应该有专业的指导,所以她第一个报名,而且不辞辛苦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帮助职教中心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

陈冬梅,是个特别能干的女人,她家从2002年开始经营农家饭,不到十年间,已经扩大到村里最大规模饭庄之一,能容纳客人50桌,年收入十多万元。在她给别的村民做工作的时候,人家问她,你家做得那么好了,你还用学习吗?再说了,你学习的时候不怕耽误你的生意吗?她说:我只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结果在2010年9月,涉农专业正式来白羊峪上课的时候,陈冬梅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并打电话催促学员来上课,帮着老师点名,指导帮助学员完成作业,成了出全勤上满课的模范,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2011年5月,白羊峪又一次迎来旅游高峰,陈冬梅把在多半年中学习的经营理念成功地运用到她的饭店管理上,在她的饭店里率先推出了 “养生保健菌汤”,“美容养颜山野菜”,“保健驴肉汤”等招牌菜,把农家菜的品位拉升了一个档次,同时她对职教中心的老师们建议:农家饭庄的服务水平仅仅具备了农村人的淳朴,还是缺少城里人的礼节,要求老师们在服务礼仪上加以辅导。根据学员的要求,学校开设了餐饮服务礼仪课,她就把自家的服务员带上和自己一起参加学习。在经营中,她不仅坚决抵制不卫生的、质量没有保证的粮、油、菜,而且还虚心请教老师,研究蔬菜的营养吃法,和老师们一起制定山野菜制作方法,掌握它的营养价值,及各种食物的同吃禁忌,以求把农家菜的质量提高到天然、营养、安全、环保的高层次。平时吃腻了大餐的都市人,尝到了纯天然的山菜,自然吸引来四方来客,给她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陈冬梅并不满足,她又在职教中心老师的指导下,在农家饭的选材上下深功夫。她利用农闲课余时间,穿山林,探溪流,把最新鲜的蔬菜鱼虾送上饭桌,并在滋补保健方面用心思,不懂了,她请教老师,满足顾客需求。如今的白金酒家,在白羊峪已小有名气,走进白金酒家,在那绿树掩映中,依稀可见的是纯朴屋舍、古色古香的招牌;走进竹篱院墙,可见敦实的石磨、贴着 “丰”字的老式粮仓,传统的容貌带人们走进远古的年代;房前屋后生长着自己种的各种时令青菜,可供顾客自己采摘选择,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自己动手展露一下厨艺。

今天,白羊峪的旅游事业正处在蒸蒸日上的时期,餐饮服务、农家饭经营正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职教中心送教下乡的老师们给发展中的白羊峪带来了科学指导,把新颖的经营理念灌输到村民心中。陈冬梅说:“对未来,我更有信心了!因为经过几年的经营实践,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已经明白,科学的经营理念,可靠的理论基础,是白羊峪生存发展的保障。有实力有耐心的职中教师们肯定会帮助我们把白羊峪打造成有技术含量,有文化品位的旅游景点;我的白金饭店,也会跟上发展的脚步,蒸蒸日上!”她还说:“我们能有今天,主要是靠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足不出村就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能力,积累了经验。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回报社会,用更好的经营,回报职中。”

付靓娟 文

点评

陈东梅,一位靠乡村旅游做农家餐发家致富的农村妇女,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摆脱传统观念约束,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创业的新女性形象。(李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