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致富,是职中典型工作科研,做农业先锋
上学致富,是职中典型工作科研,做农业先锋
陶海滨,男,1980年6月生,中共党员。1996年至1999年就读于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农学系96林果1班;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获农业推广硕士学位。2003年至2011年就职于迁安市第一中学,任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兼任高三班主任工作,现就职于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环保站 (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1996年,他放弃省专学习的机会,怀抱着 “学好专业、建设家乡”的信念走入了迁安市职业教育中心农学系林果专业。进入职中后,他在刻苦学习专业的同时,还不断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在自己村承包荒山,开荒栽植果树,作为自己的实习基地,同时邀请学校老师做自己果园的专业技术员,整个果园的管理全部采用学校所学的先进技术,果园管理在本村成为样板。高二时,他吸纳同班和高一年级对果树感兴趣同学组建了 “果树兴趣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向兴趣小组成员传授果树管理经验。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实际操作技能,他还与迁安镇郭庄村民郭香联系,将其果园作为实践基地,不定期对果园进行管理,充分解决了其果园桃树坐果率低、苹果虫蛀率高等生产中技术难题,郭香曾亲自向学校赠送一面锦旗表达感谢。
1999年5月,他代表唐山市参加河北省首届 “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通过笔试、实验操作、实物识别、专家质询答辩等激烈争夺,最终以总分第一名成绩获得技能大赛金牌,同时成功通过河北省劳动技能鉴定所 “果树工”高级工鉴定。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时任校党委书记马云辉曾骄傲的对记者说:“你有专业上的问题可以问我的这位学生,这位学生是我校果树工高级工第一位通过者,我们的老师好多还只是中级工啊!”在职中求学中,他先后多次获得学校 “边上学、边致富”典型,“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1999年获河北省 “三好学生”称号。
大学四年期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追求,他先后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标兵、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在认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及专业课的同时,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到农田、果园向有经验的果农拜访学习,并进行实地调查、小项目的实验研究,来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调查实验期间,他在一杏树园内发现杏树新害虫——JT虫 (经初步鉴定,该虫为国内首次发现)。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现已对JT虫形态特征、生活史、危害习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研究,并制作完成JT虫的模式标本,以为新虫种的鉴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期间,他同时进行防治实验研究,成功探索出一条无公害防治方法——树干注射法,有效地解决了缺水山区大量喷药法防治难、对天敌杀伤严重等难题,为有效防治该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3年11月,他代表河北参加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科技部等组织的第八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通过作品展示、论文答辩、专家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角逐挑战杯,并进入终审决赛,最终在来自全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新加坡等三百七十多所高校的三千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与会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荣获自然科学类国家一等奖,为河北省争得荣誉。2005年,他考取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 “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
主要业绩:
1.2003年11月代表河北省参加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第八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论文 《杏树新害虫——JT虫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防治研究》获自然科学类国家级一等奖。
2.河北省电化教育馆 “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立项课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成员。
3.在全国生物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 《生物学通报》《农业工程技术》等期刊发表论文5篇,编辑出版高考复习教程 《高考调研》生物版 (2009年)一本。
4.河北省农业环保 “先进个人”。
目前主要主持项目:
1.全球环境基金CWRC项目——迁安市野生软枣猕猴桃推广点项目
2.中央预算基建项目——迁安市核桃楸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
陶玉玲 文
点评
陶海滨,致富的典型,科研的先锋,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他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践行着自己为人做事的准则,成就着自己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人生。(殷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