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梦想远航
带着梦想远航
小草的梦想,是染绿整个春天;雏鹰的梦想,是飞上广阔的蓝天;郝金生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创造出可圈可点的业绩,打造精品人生。他始终遥望着 “学好专业,建设家乡”的灯塔,带着梦想一路奔忙,一路收获。
产生这一梦想的摇篮是迁安职教中心。郝金生, 17岁踏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在老师的教诲下,他学到了农学专业的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校训“学好专业,建设家乡”的指引下,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刻苦钻研,不断进取,为梦想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储备。

在母校三年的学习中,他边学习边实践,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内温室大棚实习,将所学理论和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1995年,迁安大力提倡农民建设温室大棚,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他就在校领导凌志杰和班主任宁作武的指导下,深入到农村温室大棚进行黄瓜嫁接技术和温室管理技术的学习,并且为缺乏技术的乡亲做技术指导。
1996年,他考入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艺教育专业,大学期间,他依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他努力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为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他在中学任教。五年后,一个人生的转机,使他有机会进入迁安市环保局工作。在这里,他找到了发挥才智的平台,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的业绩,打造了梦想的精品人生。
为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他积极钻研并带动大家学习环保业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抓紧一切时间对环保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潜心的学习、系统的钻研。
他坚持 “走出去”的思路,经常告诫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环保监察人员,只有深入到生产现场和污染第一线,才能了解具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了解企业的生产和污染现状,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工作中,他总是精心组织,悉心安排,立规建档,全市所有企业的在线监控体系安装情况他都了然于胸。他的工作受到了环境监管对象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200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环保局信息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
2008年,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郝金生主持完成了投资7800万元的迁安市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项目建设;2010年,主持完成了投资590万元的迁安环保智能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两大项目站位起点高、功能全面实用、可扩展性强,真正解决了基层环保监管和执法存在的问题。项目的建设成果,得到了环保部、河北省环保厅和唐山市环保局的积极肯定,其他各省地市环保同行们积极来迁安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对迁安环保建设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大大提高了迁安环保环境监管和环境执法效率和水平,节省了执法成本,使迁安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迁安环保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2009年河北省环境信息中心举办的 《探索环境信息化建设新道路》征文中,他撰写的 《环保监控指挥中心工程建设新模式——BOT迁安环境监控指挥中心》和 《浅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规范统一串口协议的紧迫性》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同年,荣获2009年度唐山松下环境保护奖励基金三等奖。
因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被迁安市政府授予嘉奖荣誉;2008年、2009年连续被评为迁安市环保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荣获迁安市政府三等功。
郝金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摘取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桂冠,然而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他仍在继续乐此不疲地前行,因为母校的校训在激励着他,指引着他,他正坚定地带着梦想远航。
申国栋 文
点评
郝金生 “带着梦想远航,活出精品人生”,这是母校——迁安职教中心给他的启迪。工作中他大胆突破,敢于创新,为迁安环保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殊荣,成为环保部门的佼佼者,也为职中在校生指明了方向。(李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