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性生物性危害因素
2025年08月10日
第一节 常见职业性生物性危害因素
护士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危险人群,护理工作中,接触锐器机会多,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锐器伤。此外,与患者直接接触,处理患者各种体液、血液也是造成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率高于其他职业人员的原因之一。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医院中各类微生物密集,它们可以通过痰液、大小便等来感染护士,特别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乙肝、丙肝病毒,更是护士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职业性生物性危害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接触者是否发病及病情的轻重程度视接触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的种类、暴露剂量、暴露方式、接触者的免疫力等不同而异。常见的职业性病毒性危害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柯萨奇病毒及流感和支原体病毒、变异冠状病毒等。常见的职业性细菌危害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常见的职业性真菌性危害有:皮肤癣真菌、着色真菌和孢子丝真菌等。常见的职业性寄生虫危害有:血吸虫、蚊、蝇、蚤、虱等有害昆虫。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与传染患者的直接接触或是接触污染的物体、患者的分泌物、组织、血液、体液等而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