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感染概述

一、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感染,又称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其定义根据医院感染的对象而有所不同。广义医院感染应包括在医院特定时间内的所有人员,涵盖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探视者、陪护者、患者家属、医院工作人员等;而狭义的定义主要指住院患者在入院期间获得的感染。美国CDC定义HAI为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

医务人员面临着在工作场合和社区中暴露在传染性病原体之下的双重危险。尽管如此,很少有研究涉及医务工作者中职业性感染的发病率、患病率或者感染的暴露率,关于特定感染的干预措施也较少。近年来,WHO、CDC等组织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医务工作者医院感染防控的准则,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为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一)流行病学

1.发病率

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因地区、医院类别及各临床科室床位构成等因素而异,规模较大的医院(>500张床)、公立医院和教学医院发病率较高。各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一般为5%~10%,如美国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患病率约为4%、英国与爱尔兰为9%、澳大利亚为5.5%,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报道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9%。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和血流感染最为多见。

2.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

医务人员这一术语指的是所有有报酬或无报酬地工作在医疗机构的人,他们有可能暴露于有传染性的物质,如身体器官、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设备、被污染的环境表面或空气。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的疾病谱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麻疹、流行性感冒、军团菌感染等;消化道疾病如甲型肝炎、伤寒等。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医务人员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也应注意自我保护,减少和防范职业性感染。

(二)病原学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绝大多数为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占第一位,但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另外,真菌、病毒、支原体属等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1.细菌

约90%以上的医院感染为细菌所致,其中约60%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及黄杆菌属细菌等糖非发酵细菌,这些细菌可导致下呼吸道、手术部位、泌尿系统、血流感染等各类医院感染。近年来常见医院感染细菌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逐年增高,且常表现为多重耐药,给医院感染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2.真菌

由于侵袭性操作、各类留置导管、广谱抗菌药物和静脉营养的广泛应用,兼以实验室诊断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真菌在医院感染病原体中比例显著升高,其中假丝酵母菌属最为常见,其中约80%为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等其他假丝酵母菌有增多趋势。假丝酵母菌除可导致医院肺部感染外,亦可因留置静脉导管引起败血症或在免疫缺陷患者中造成黏膜和皮肤假丝酵母菌病。

3.病毒

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风疹病毒可引起医院呼吸道感染及风疹等。在器官移植及骨髓移植患者中,多见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医院内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及丙型肝炎,与输血及血制品、血液透析等行为密切相关。由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所致的腹泻多发生于婴儿和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HS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皆可通过呼吸道或产道在医院内传播。

(三)传染源

1.外源性病原体 来自患者体外,如其他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家属、探望者和医院环境,亦称为交叉感染。

2.内源性病原菌 为患者皮肤、口腔、咽部和胃肠道等的正常菌群或住院期间新的定植菌,亦成为自身感染。

(四)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传播的常见病原体有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等。

2.经血液传播

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皮肤或黏膜,主要感染来源是受病原体污染的血液、体液、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及其他感染性物质。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危险性大小取决于暴露频率与性质、有无可见血及其量、是否含有病毒及损伤的深度。

3.空气传播

经空气传播的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菌尘、医源性气溶胶等。

4.经水或饮食传播

经水或饮食传播的疾病主要是甲型肝炎病毒(HAV)、戊型肝炎病毒(HEV)、幽门螺杆菌(HP)、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等。该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被感染者在食入病毒或病菌后发病。

5.生物媒介传播

医院内的某些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节肢动物,如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也能造成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的发生。

(五)易感因素

1.易感人群

易感性受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免疫史、是否妊娠、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职业性感染对妊娠期医务人员具有严重的危害。如感染水痘、风疹等可造成流产、胎儿畸形、精神发育迟缓等。一些疾病如营养失调、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炎等均能影响个体易感状态。

2.其他因素

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而致二重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及侵袭性操作则可导致全身或局部免疫损害而易于发生医院感染。常见侵袭性操作包括:①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或插管、心导管、导尿管、腰椎穿刺等。②异物植入,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或乳房假体。③器官移植或血管移植。④手术,尤其是污染手术和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