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知识 踢猫效应
2025年09月26日
职场小知识
踢猫效应
简介:一个人,尤其是位高者,在转移其挫折或不满时,为了不迁怒旁侧,就急需了解情绪的调节及合理发泄的途径。
“踢猫效应”也可以称为“踢狗效应”,是一种隐喻,表示在组织或是家庭中那些位阶较高的人,可能会以责罚位阶较低的人来转移其挫折或不满,而位阶较低的人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将挫折发泄给位阶更低的人,因此产生了连锁反应。举例来说,爸爸在公司被老板责骂,回家后开始骂小孩,小孩因此而不开心,于是将情绪转移到家猫身上,于是去踢猫。
心理学研究中认为“踢猫效应”指的是一个人的恶劣情绪反应很容易波及他人的情绪。孔子曾经赞美颜回不迁怒的美德,正是因为不迁怒很难,所以它才会是一种美德。为什么我们时常忍不住去迁怒他人,会“踢猫”呢?其实,最早解释这种现象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对此现象给了一个专业名词——移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中的置换作用,即将能量从不可触犯的客体,转移到其他可以触犯的客体之上,把脾气发泄到更没有威胁的人身上。当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无法应付的焦虑时,会采取自我防卫机制来化解压力。自我防卫机制本身没有绝对好坏优劣之分,它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让我们能够适应焦虑,才会在演化史上保存至今。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次遇事都采取自我防御去躲避问题,不去尝试面对困境以寻求解决办法,那么相当于这个人已经失去真正地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话说得好:克己复礼。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安慰与鼓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确,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豁达的姿态,以及换位思考的意识,很具挑战性。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