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
东汉,铜铸。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高34.5厘米,长45厘米。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由一只奔跑状铜马与一只飞翔状铜鸟共同构成。马儿三蹄凌空,只一足落在鸟背上,鸟的形象较马要简练得多,向外伸出的双翅与尾部都呈平面着地,增大了底座的受力面,也保证了整尊像的稳固性。马身体呈平行状,四肢腾空而起,相互交错,富于动感。马为写实形象,头部刻画生动,整体造型轻盈、干练。作品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塑工质朴,表现手法也十分细腻。富于动感的外轮廓曲线与富于力量感的健硕的马体,塑造了一匹完美的千里马形象,作品反映了古代时人对马的注重,并借助马的形象展现了汉代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