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南禅寺彩塑

五台山南禅寺彩塑

唐代,彩塑。位于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大殿建于中唐初期,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大殿内以释迦牟尼为主佛,左右文殊、普贤和胁侍菩萨、天王及供养菩萨等,共十七尊塑像。主尊释迦牟尼像高2.5米,通高4米,结跏趺坐在须弥莲座上,身披袈裟,手施拈花印。两侧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别乘坐狮、象,前列童子。童子之外有胁侍菩萨和天王像。胁侍菩萨头戴宝冠并扎花饰,上身穿袒右胸彩衣,颈饰璎珞,下身衣裙拽地,挂帔帛,右臂屈肘扬掌,持手印,左臂下垂,手部残缺。塑像形象端庄,形体优美流畅,装饰处理十分细腻,一条丝飘带搭于右肩,又环绕着左臂,在身前形成一圆弧形,另一角垂到脚面,与衣裙并齐。胁侍菩萨旁边的天王像头戴战盔,身着铠甲,胸前绾结,腰中饰兽面护腰,肩上披帔帛。面颊丰盈,身体硕壮,具有唐代造像的丰满又不失威武气势。这一组彩塑中的菩萨像,丰腴绚丽,造型具有盛唐时代的典型特征,但衣饰的表现也难免开始出现繁复和模式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唐代后期造像的一大特征。塑像虽经几代重新妆銮,但仍保持了唐代造像总体的风格造型。

978-7-111-46610-9-Chapter06-94.jpg

五台山南禅寺彩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