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道场组雕之驯服与无碍

牧牛道场组雕之驯服与无碍

978-7-111-46610-9-Chapter07-57.jpg

牧牛道场组雕之驯服与无碍

南宋,石刻。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石刻造像之一。第30号龛“牧牛道场”是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以民间牧者驯牛过程隐喻佛弟子修行过程的一组雕像。雕像共包括十个场景,即十牛十牧。摩崖石刻形式的全图依山势开凿,全长27米,高45.5米。包括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忘十个情节,雕塑内容有牧牛人和牛群,是一组表现田间牧牛场景的画面,由不同主题的单个场景串联而成,并且各场景边还刻有短诗点明主题。各场景都有简单的情节性,人物与牛的形象均生动自然,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图为牧牛道场组雕之“驯服与无碍”图。这是整组造像中唯一将两个主题放在一起表现的雕像,表现的是驯服牧牛之初的情景。牛儿头向主人靠近,双耳竖起,似正在偷听主人的谈话。两牧童并肩坐于山石之上,显出极亲密的样子。右边的牧童还一手持牧棒,一手牵牛绳,绳的另一头系在牛头上,虽然此时牛已经被驯化,但牧童却仍不放心。牧童的神态刻画得十分生动,一个瞪眼,张口,嘴角上翘,侧脸倾诉;另一个牧童咧开嘴,头歪向一边,身体靠在另一牧童身上,形象十分生动。作品充满趣味性,与牧牛道场所表现的严肃主题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