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马

三彩马

唐代,陶塑。故宫博物院藏。高76厘米,长86厘米。唐朝与汉朝一样,特别注意对马匹的驯养,以抗击北部少数民族的侵扰。同时马在唐代皇室贵族和平民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在这一时期,以马为题材的三彩俑在各地的墓中都经常出现。马头略向左偏,上戴辔头,两小耳直竖,大眼圆睁,张嘴衔镳,颈鬃短而齐,后部还有一绺下垂的马鬃,这种在后部留马鬃散置的做法在各地三彩马中都很常见,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流行饰马法。马昂首挺立于托座之上,形体健壮,四肢有力,躯体丰肥适度,比例得当,是当时标准的良马形象。马俑釉色以白色为主,背置鞍鞯,有墨绿色绒毯状鞍帕,头载辔头,胸、背的漫带上系鬃毛形饰物为绿色和褐色,与白色的马体对比鲜明。整个马的釉色明亮,色调和谐,作品风格写实。

978-7-111-46610-9-Chapter06-211.jpg

三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