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龙柱浮雕
2025年09月26日
孔庙龙柱浮雕
明代,石刻。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殿前。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山东孔庙大成殿原位于杏坛处,宋乾兴元年(1022年)迁至现址,明代扩建为九开间,清代重建时按照明代平面,且重雕了殿前的十根雕龙柱。雕龙柱的设置在明代大成殿已有,据史籍记载原柱雕刻于弘治十三年(1500年),据说是由当时的徽州名工匠雕刻而成。大殿周围龙雕柱子,雕刻手法和镌刻图案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大殿后檐和两山处的十八根柱子,是水磨浮雕石柱,柱子表面有棱角,呈八面形,每面均采用减地平及雕刻云龙纹。大成殿前檐下的柱子雕刻最为精美,采用的是石雕中视觉效果较强的“剔地起突”雕刻作法。图案生动逼真,远观近看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明间两侧、两次间及尽间两侧的侧檐柱分别采用起突雕刻,十根柱子上雕刻升、降两条盘龙,中间刻宝珠。龙身周围有云朵相衬,柱脚也雕刻为山石和涛纹以烘托意境。雕刻手法细腻,高浮雕雕刻形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气势逼真,造型优美。
孔庙龙柱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