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1 萘状断口产生原因与对策
高速工具钢(属于高合金莱氏体钢)在铸锭凝固时,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所以在结晶和固态相变过程中的转变不能完全进行。通常高速工具钢的铸态组织由鱼骨状莱氏体、黑色组织(δ共析体等)和白亮组织(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组成。如果在锻造时终锻温度太高,就会使高速工具钢晶粒粗大,形成萘状断口。萘状断口能降低模具韧性及使用寿命。
1.产生原因
1)高速工具钢锻造的终锻温度过高(>1000℃),且锻造变形量也不足。
2)热塑性变形或退火不充分。
3)两次淬火之间未经中间退火处理。
4)高合金钢锻件重新锻造时未经中间退火处理。
2.对策
1)铸态高速工具钢必须经反复锻造(需控制锻造的终锻温度,并使终锻变形程度不小于10%)和多次镦拔,才能将组织中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击碎,使其转变成为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锻造后的高速工具钢应进行去应力退火,以获得由索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的组织。
2)热塑性变形及两次淬火之间应进行充分退火。
3)高合金钢锻件重新锻造前应进行退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