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食用频率及摄入量

二、食物食用频率及摄入量

(一)蔬菜

1.食用频率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每周蔬菜食用频率≥7次的人群比例为97.0%,其中男性为97.2%,女性为96.8%,城市为97.6%,农村为96.5%,蔬菜食用频率≤6次/周人群所占比例较少(表5-1)。

蔬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比例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收入均为90%以上(表5-1至表5-5)。

表5-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蔬菜食用频率(%)

(续表)

表5-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蔬菜食用频率(%)

表5-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蔬菜食用频率(%)

表5-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蔬菜食用频率(%)

表5-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蔬菜食用频率(%)

2.摄入量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平均每天蔬菜摄入量为373.9 g/d,其中男性为404.6 g/d,女性为343.1 g/d,城市为385.5 g/d,农村为364.1 g/d(表5-6)。

各年龄组人群每天蔬菜摄入量呈倒“U”分布,40~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高(397.1 g/d),18~岁、60~岁年龄组摄入量相对较低,分别为392.0 g/d、294.0 g/d。男性18~、30~、40~各年龄组摄入量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在415~433 g。女性30~、40~、50~各年龄组摄入量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表5-6,图5-1)。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每天蔬菜摄入量差别不大,文盲、半文盲者最低为316.7 g/d,初中学历者最高为396.9 g/d(表5-7)。

已婚/同居者蔬菜摄入量最高,为379.7 g/d,未婚者为351.3 g/d,离异/丧偶/分居者为283.6 g/d(表5-8)。

全人群中生产运输人员蔬菜摄入量最高,为441.8 g/d,男性从事生产运输者蔬菜摄入量相对较高,为456.4 g/d,在校学生最低,为325.9 g/d;女性从事生产运输者摄入量最高,为385.9 g/d,在校学生最低,为288.7 g/d(表5-9)。

不同收入水平人群每天蔬菜摄入量差别不大,高收入者最高,为393.9 g/d,中等收入者次之,为385.2 g/d,低收入者最低,为333.0 g/d(表5-10)。

表5-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每天蔬菜摄入量(g/d)

图5-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每天蔬菜摄入量

表5-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每天蔬菜摄入量(g/d)

表5-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每天蔬菜摄入量(g/d)

表5-9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每天蔬菜摄入量(g/d)

(续表)

表5-10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每天蔬菜摄入量(g/d)

(二)水果

1.食用频率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水果食用频率<1次/周、1~3次/周、4~6次/周、≥7次/周的人群构成分别为13.8%、25.6%、4.6%、56.0%,女性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为62.2%,大于男性的49.8%;城市居民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为59.6%,大于农村居民的52.9%(表5-11,图5-2)。

图5-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表5-1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各年龄组人群水果食用频率与总人群的分布类似,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所占构成最大,4~6次/周的人群所占构成最少(表5-11)。

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男性、女性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文盲、半文盲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最低,为25.6%,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65.6%;女性文盲、半文盲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最低,为41.6%,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81.2%(表5-12)。

表5-1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续表)

未婚、已婚/同居、离异/丧偶/分居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分布相近,≥7次/周的人群所占构成最高,接近或者超过50%(表5-13)。

全人群中办事人员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者所占构成最高,为71.4%,农林牧渔者最低,为50.3%。男性农林牧渔水利工作者、从事家务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所占构成最低,均为43.2%,办事人员最高,为64.0%;女性从事家务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所占构成最低,为55.9%,行政干部最高,为88.3%(表5-14)。

表5-1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表5-1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续表)

随着经济水平升高,男性、女性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收入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最低,为39.0%,高收入者最高,为55.6%;女性低收入者水果食用频率≥7次/周最低,为48.6%,高收入者最高,为73.7%(表5-15)。

2.摄入量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平均每人每天水果摄入量为147.4 g/d,其中男性为133.6 g/d,女性为161.3 g/d,城市为161.7 g/d,农村为135.3 g/d(表5-16)。

各年龄组人群每天水果摄入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高,为189.4 g/d,60~岁年龄组最低,为95.6 g/d。城市居民各年龄组水果摄入量均大于同年龄组农村居民(表5-16,图5-3)。

表5-1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水果食用频率(%)

表5-1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每天水果摄入量(g/d)

图5-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每天水果摄入量

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男性、女性每天水果摄入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文盲、半文盲者水果摄入量最低,为71.7 g/d,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156.8 g/d;女性文盲、半文盲者水果摄入量最低,为98.6 g/d,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214.6 g/d(表5-17)。

表5-1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每天水果摄入量(g/d)

未婚、已婚/同居、离异/丧偶/分居者每天水果摄入量差别较大,未婚者最高,为183.8 g/d,已婚/同居者次之,为144.4 g/d,离异/丧偶/分居者最低,为102.5 g/d(表5-18)。

表5-1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每天水果摄入量(g/d)

全人群中在校学生每天水果摄入量最高,为223.0 g/d,男性商业服务人员每天水果摄入量最高,为179.6 g/d,从事家务者最低,为88.1 g/d;女性中在校学生水果摄入量最高,为353.8 g/d,从事家务者最低,为132.6 g/d(表5-19)。

表5-19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每天水果摄入量(g/d)

随着经济水平升高,男性、女性每天水果摄入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收入者水果摄入量最低,为108.5 g/d,高收入者最高,为153.1 g/d;女性低收入者水果摄入量最低,为134.4 g/d,高收入者最高,为191.3 g/d(表5-20)。

表5-20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每天水果摄入量(g/d)

(三)猪肉

1.食用频率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猪肉食用频率<1次/周的人群比例为14.1%,1~3次/周的人群比例为29.4%,4~6次/周的人群比例为4.5%,≥7次/周人群比例为52.1%(表5-21,图5-4)。

随着年龄的增加,猪肉食用频率每周≥7次的人群构成呈下降的趋势,18~岁年龄组最高,为64.0%,60~岁年龄组最低,为38.0%(表5-21)。

表5-2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图5-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猪肉食用频率每周≥7次的人群构成呈现上升的趋势,文盲、半文盲者最低,为34.2%,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66.7%(表5-22)。

表5-2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全人群中,未婚者猪肉食用频率≥7次/周最高,为61.1%,已婚/同居者次之,为51.5%,离婚/丧偶/分居者最低,为38.3%(表5-23)。

表5-2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全人群中行政干部猪肉食用频率≥7次/周所占构成最高,为72.7%,从事家务者最低,为43.7%(表5-24)。

表5-2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续表)

随着经济水平升高,男性、女性猪肉食用频率≥7次/周的人群构成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收入者最低,为43.1%,高收入者最高,为68.5%;女性低收入者最低,为37.9%,高收入者最高,为57.0%(表5-25)。

表5-2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猪肉食用频率(%)

2.摄入量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平均每天猪肉摄入量为58.9 g/d,其中男性为70.1 g/d,女性为47.6 g/d,城市为68.5 g/d,农村为50.8 g/d(表5-26)。

各年龄组人群每天猪肉摄入量随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18~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高,为78.3 g/d,60~岁年龄组摄入量相对较低,为35.0 g/d(表5-26,图5-5)。

每天猪肉摄入量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文盲、半文盲者最低,为36.1 g/d,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最高,为80.0 g/d(表5-27)。

表5-2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每天猪肉摄入量(g/d)

图5-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每天猪肉摄入量

表5-2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每天猪肉摄入量(g/d)

未婚者猪肉摄入量最高,为72.9 g/d,已婚/同居者为57.7 g/d,离异/丧偶/分居者为42.7 g/d(表5-28)。

全人群中行政干部猪肉摄入量最高,为88.2 g/d,男性从事生产运输行业者猪肉摄入量相对较高,为91.4 g/d,从事家务者最低,为38.8 g/d;女性行政干部摄入量最高,为105.8 g/d,在校学生最低,为39.4 g/d(表5-29)。

表5-2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每天猪肉摄入量(g/d)

表5-29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每天猪肉摄入量(g/d)

每天猪肉摄入量随收入的升高而升高,高收入者最高,为69.4 g/d,中等收入者次之,为58.3 g/d,低收入者最低,为51.1 g/d(表5-30)。

表5-30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每天猪肉摄入量(g/d)

(四)碳酸饮料

1.食用频率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饮用碳酸饮料<1次/周的人群比例为93.0%,其中男性为90.1%,女性为95.9%,城市为90.7%,农村为94.9%,碳酸饮料食用频率≥1次/周人群所占比例较少(表5-31,图5-6)。

全人群中碳酸饮料食用频率<1次/周的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除未婚者、行政干部及在校学生偏低,分别为70.7%、78.4%、54.5%外,其余人群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均在90%上下(表5-31至表5-35)。

表5-3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图5-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表5-3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表5-3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表5-3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续表)

表5-3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碳酸饮料食用频率(%)

2.摄入量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平均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为11.3 ml/d,其中男性为17.8 ml/d,女性为4.8 ml/d,城市为15.2 ml/d,农村为8.1 ml/d(表5-36)。

各年龄组人群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随年龄增加而降低,18~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高,为30.2 ml/d,60~岁年龄组摄入量相对较低,为1.1 ml/d。(表5-36,图5-7)。

表5-3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ml/d)

图5-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

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文盲、半文盲者最低,为0.8 ml/d,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最高,为29.1 ml/d(表5-37)。

表5-3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ml/d)

未婚者碳酸饮料摄入量最高,为43.6 ml/d,已婚/同居者为7.6 ml/d,离异/丧偶/分居者为2.6 ml/d(表5-38)。

表5-3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ml/d)

全人群中在校学生碳酸饮料摄入量最高,为69.7 ml/d,男性在校学生碳酸饮料摄入量相对较高,为104.2 ml/d,从事家务者最低,为2.1 ml/d;女性行政干部摄入量最高,为51.3 ml/d,离退休人员最低,为0.1 ml/d(表5-39)。

表5-39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ml/d)

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随收入的升高而升高,高收入者最高,为17.5 ml/d,中等收入者次之,为9.5 ml/d,低收入者最低,为8.0 ml/d(表5-40)。

表5-40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每天碳酸饮料摄入量(ml/d)

(五)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平均每人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为515.0 g/d,其中男性为530.1 g/d,女性为499.8 g/d,城市为539.1 g/d,农村为494.6 g/d(表5-41)。

各年龄组人群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高,为580.0 g/d,60~岁年龄组最低,为385.3 g/d。城市居民各年龄组蔬菜水果摄入量均大于同年龄组农村居民(表5-41,图5-8)。

表5-41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g/d)

图5-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

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男性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呈现上升趋势,男性文盲、半文盲者蔬菜水果摄入量最低,为405.5 g/d,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566.9 g/d;女性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女性文盲、半文盲者蔬菜水果摄入量最低,为402.4 g/d,大专及以上者最高,为574.6 g/d(表5-42)。

未婚、已婚/同居、离异/丧偶/分居者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差别较大,未婚者最高,为530.3 g/d,已婚/同居者次之,为517.5 g/d,离异/丧偶/分居者最低,为385.4 g/d(表5-43)。

全人群中从事生产运输行业者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最高,为595.4 g/d,男性从事生产运输者人员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最高,为605.0 g/d,从事家务者最低,为410.1 g/d;女性中在校学生蔬菜水果摄入量最高,为642.5 g/d,离退休人员最低,为465.4 g/d(表5-44)。

表5-42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g/d)

表5-43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g/d)

表5-44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g/d)

随着经济水平升高,男性、女性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男性低收入者蔬菜水果摄入量最低,为449.0 g/d,高收入者最高,为571.3 g/d;女性低收入者蔬菜水果摄入量最低,为445.5 g/d,高收入者最高,为545.3 g/d(表5-45)。

表5-45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平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g/d)

(六)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

山东省18岁及以上居民中,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为35.9%,其中男性为33.6%,女性为38.2%,城市为32.0%,农村为39.1%(表5-46)。

各年龄组人群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0~年龄组人群摄入量不足比例最低,为25.0%,60~岁年龄组最高,为56.5%。城市居民各年龄组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均低于同年龄组农村居民(表5-46)。

表5-46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年龄组、城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

随着文化程度升高,男性、女性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文盲、半文盲者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最高,为54.1%,高中学历者摄入不足比例最低,为27.8%(表5-47)。

表5-47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文化程度、城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

未婚、已婚/同居、离异/丧偶/分居者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差别较大,未婚者最低,为30.9%,已婚/同居者次之,为35.7%,离异/丧偶/分居者最低,为60.3%(表5-48)。

表5-48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婚姻状况、城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

全人群中各行业者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相差不大,在校学生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最低,为23.9%,离退休人员最高为49.5%(表5-49)。

表5-49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职业、城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

随着经济水平升高,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低收入者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最高,为45%,高收入者最低,为29.1%(表5-50)。

表5-50 2015年山东省居民分性别、收入、城乡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