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 2015慢性病营养监测实验室部分手册

附录2 2015慢性病营养监测实验室部分手册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山东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2015)

实验室工作手册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一、现场工作内容与程序

(一)工作内容

1.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负责组织完成调查对象血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2.省/市级疾控中心负责对下级监测点疾控实验室的指导、培训和督导。

3.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负责制订实验室工作总体方案,培训省/市、区/县级实验室人员,审核省/市、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物品购置、筹备方案;开展现场督导;统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

4.准备工作

(1)按照国家实验室要求,省、区/县级疾控中心项目实验室负责人组织筹备实验室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各监测点自行采购实验室用品清单见附件1)。

(2)项目组省级、区/县级(监测点)实验室工作负责人参加国家项目业务培训;并在本省、区/县(监测点)对监测点所有实验室人员开展二级培训,人员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省、市级疾控中心项目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完成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督导表见附件2)。

5.监测点现场工作

(1)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完成现场采样的准备工作。

(2)采集标本并及时处理:不少于612名成年调查对象和30名妇幼保健院孕妇的血液样品。

(3)核对、整理血液样品的数量及编码,做好记录(纸质和PAD),并将生物样本妥善保存,联系安排专业机构运送生物样品至项目实验室。

特别注意:①体检现场应至少配备一名有医师资格证书的执业医师,以备有人出现晕血等情况的急救。②可视现场情况合理安排采血及检验流程。

(二)医学体检及实验室结果反馈

实验室指标主要检测血糖和血脂四项,标本的检测工作由中国疾控中心完成。实验室指标检测完成后,结果及时反馈调查对象。

二、实验室采样编码编制原则及使用方法

(一)采血编码编制原则

采血编码为识别血液样品的关键,按类型分为一维采血编码和二维采血编码,按人群划分分为普通人群采血编码和孕妇采血编码。

1.普通人群采血编码 采血编码分一维采血编码,包括识别条码和9位数字(见图1);二维采血编码,包括二维识别符和9位数字(见图2)。

一维和二维采血编码的9位数字编排方法完全相同,即第1~6位数字代表一个监测点代码,第7~9位数字为个人编码,取值范围为001~645,其中613~645为备用的个人编号。

图1 一维条码示例(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

图2 二维采血编码示例

2.孕妇采血编码 所有孕妇均从妇幼保健机构抽取,孕妇的采血编码与个人编码一致,也分一维采血编码和二维采血编码两种,二者数字部分完全相同(共9位数字),只是读取的识别标志不同,如图3。

※ 第1~6位代表一个监测点代码 ※ 第7位为7,仅代表孕妇
※ 第8~9位个人编号:2位,从01开始依次编码。取值范围从01至30
图3 孕妇一维、二维采血编码示例

(二)冻存盒编码编制原则

※ B为冻存盒识别码 ※ 第1~6位监测点代码
※ 第7位为1至8的中文数字,代表每个受调查者1至8号不同类型的血样。此位上1至3代表血清,4代表全血,5、6代表血浆,7代表白细胞,8代表红细胞
※ 第8位为冻存盒号:从1开始依次编码。1内装有001~100号样品,2内装有101~200号样品,3内装有201~300号样品,4内装有301~400号样品,如此依次类推。注意“8”内装有30名孕妇的血液样本
图4 冻存盒一维编码示例

(三)编码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负责人员在获得所有的编码后首先要参照项目总工作手册,核对编号是否为本监测点代码(前6位数字),并参照表1核对各类采血编码的数量。然后按照表2要求进行粘贴。

表1 各类型编码数量清单

表2 各类型编码粘贴要求

特别提示:(1)现场的人群分为普通人群和孕妇。普通人群现场调查登记表上需个人编码和采血编码。孕妇的现场调查表上需个人编码、采血编码。其中个人编码已经打印在表的右上角上,无须再粘贴。

(2)孕妇的各种编码仅用于妇幼保健机构抽取的孕妇。入户家庭中的孕妇按普通人群编码方案使用。入户家庭中的孕妇不采集生物样本。

三、实验室检测

血样抽取和处理:血样为重要生物样品,为了保证各项指标测定的顺利进行,血样的抽取和处理必须严格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1.现场实验室及人员要求

(1)现场进行血样处理(包括离心分离血清、血浆)的实验室应尽可能靠近采血现场。

(2)人员分工

表3 监测点人员分工及主要职责

(续表)

2.操作步骤

(1)分别在现场调查登记表、4 mL真空分离胶管(1支)、4 mL真空EDTA-K2抗凝管(1支)、一次性塑料软试管(2支)上粘贴一维采血编码(按统一编号),并用扫描枪扫描个人信息进入平板电脑数据采集系统中。

(2)取空腹10~14小时静脉血8 mL分别置于4 mL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和4 mL真空EDTA-K2抗凝采血管中。

(3)将4 mL EDTA-K2抗凝采血管轻轻倒置混匀。

(4)从4 mL EDTA-K2抗凝采血管中取0.5 mL全血移入4号全血冻存管,粘贴相应的二维采血编码,放入装有4号血样的冻存盒。

(5)将剩余血样的EDTA-K2抗凝采血管在3 000转/分钟(离心力1 500 g)转速下离心15分钟后进一步分装,详见附件3、附件4。

①将血浆分别移入5号和6号血浆冻存管,粘贴相应的二维采血编码,放入装有5号、6号血样的冻存盒。

②将血浆和红细胞结合部(白细胞层)移入7号白细胞冻存管,粘贴相应的二维采血编码,放入7号冻存盒(操作技巧:将滴管轻轻放入白细胞层,在此层边吸边转,转一圈直至看不见白细胞层后即可)。

③将剩余的红细胞全部移入8号红细胞冻存管,粘贴相应的二维采血编码,放入8号冻存盒。

(6)将4 mL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室温放置20~30分钟后,3 000转/分钟转速下离心15分钟,分离血清,详见附件3、附件4。并将血清分别移入1、2、3号血清冻存管(注:其中2号管是棕色冻存管),贴上相应的二维采血编码。每管血清至少0.5 mL(注:若血清量不够,首先保证1、2号管中的血清量为0.5 mL)。

特别提示:血液样品保存应注意避光,可准备专用的黑色避光袋,将冻存盒放置其中,或将冻存盒放入冻存箱。

(7)在每天的采血工作结束之后,将“平板电脑数据采集系统”中的数据上传到现场电脑端“调查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软件中,并确认信息录入成功。

(8)核对及信息录入:按照“监测点血液样品储存运送记录表”(见附件5)录入取血地点所在市、区(县)、乡(村)、血样类型,起始号、终止号、缺号、冻存条件,血样号数,日期和负责人姓名;打印出纸质文件,同血样一起放于冻存盒中。此外,在冷冻盒外面写明血样种类、起始号和终止号,使用胶带将冷冻盒的盒盖和盒底粘牢。放入-20℃或-70℃冰箱保存。并将统计后的生物样本信息录入到平板电脑数据采集系统中。

(9)血样运输和保存:实验室负责人应及时联系专业生物样品运输机构,将现场处理完毕的血样运送至国家实验室保存,填写“监测点生物样品交接单”(见附件6)。应保证样品在运输途中不化冻,并明确各环节交接手续。冷链运输技术要求见附件7。

四、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一)人员培训

本次监测中各个监测点实验室必须在省级培训结束后,经国家质量控制组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进行本次监测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二)质量控制措施

1.仪器要求 所有的仪器应检验合格,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操作人员应熟悉掌握仪器、设备、量具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方法,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和使用登记制度。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检查并记录仪器情况。

2.纠偏措施 现场检验人员在发现失控后应停止标本分析,核对所有数据,检查是否存在记录或计算错误;分析误差类型;检查仪器使用、试剂配制、保存等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重新测定质控标本,直到测定值达到允许范围内,才能开始调查样品的测定。

(三)各省/直辖市实验室

1.对监测点实验室人员进行二级培训,确保全部通过考核;同时对监测点实验室现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在督导过程中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督导表进行核查,提出整改建议。

3.负责监督血液样品的收集、储存和运输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运送到国家实验室,做好交接。

五、附录

附件1 实验室用品清单(推荐)

(续表)

(续表)

附件2 实验室质量控制督导表

监测点:

督导员:    日期:

参与实验室测定工作人员__________人

取血过程是否按手册要求 ①是 ②否

是否采用手册要求的真空贮血管(1管4 mL血清分离胶管,1管4 mL EDTA-K2抗凝管)①是 ②否

分血过程是否按手册要求(一人8管) ①是 ②否

分血过程是否注意避光 ①是 ②否

避光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样的保存运输储存过程是否按手册要求 ①是 ②否

附件3 成人血样处理分装流程图

注意事项:请在避光条件下完成血样的采集,分装盒测定工作。

附件4 孕妇血样处理分装流程图

注意事项:请在避光条件下完成血样的采集,分装盒测定工作。

附件5 监测点血液样品储存运送记录表

监测点血液样品储存运送记录表

监测点血液样品储存运送记录表

附件6 监测点生物样品交接单

监测点生物样品交接单

附件7 冷链运输技术要求

1.温度监控 对标本运输温度进行连续24小时监控,温度数据要求自动化生成不可更改的PDF温度记录文档或是加密的数据文件。

2.标本储存 根据项目要求,使用干冰级专用标本箱,将标本严格控制在零下40~80℃。

3.标本交接 使用专用的交接单,与各采样点完成标本的数量清点、交接与签收工作。

4.标本运输 全程采用干冰运输,提供整个运输过程的温度监控记录及使用干冰运输的照片证据。

5.运输时限 非偏远地区,应该达到对80%以上的城市在48小时内完成运输(自揽收起计)的要求。

6.标本接收人员 需要经过专业分析前培训,拥有1年以上标本揽收经验人员。

7.标本收取 能严格按照标本分析前要求,在规定时间及地点进行收取,初步判断标本质量是否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等。

8.如委托专业运输机构运送生物样本,应符合如下条件。

(1)支持客户预约、订单跟踪、问题咨询等客户服务工作,具备接受全国在线100个以上通话数量级的咨询能力。

(2)具备医疗冷链标本运输经验,且有承担不低于300个站点、不少于15万份的大型干冰级医疗标本项目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