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概 况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东西长800 千米,南北宽200 千米~400 千米,海拔4000 米~6000 米,共有冰川3306 条,面积约2062 平方千米。

祁连山

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 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 千米。

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海拔在4000 米~5000 米之间,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 米。海拔4000 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海拔也在3000 米~3500 米之间。

祁连山虽不在金塔境内,但它是金塔境内黑河、讨赖河诸水之源,也是金塔人民的生命之源。历史上被誉为金塔古八景之一:

玉山积雪

民国·李士璋

城南有祁连山,千年积雪,望若银屏,县中各坝之水,均发源于此,灌溉田亩,泽遍大千。

晶莹山色接遥天,不是云浮玉垒巅。

太古千年留积雪,边城一带拥祁连。

晴开远岫明如练,月照高峰白似莲。

胜过终南阴岭秀,灞桥回望耸吟肩。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 米~5000 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海拔在4000 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的北侧与南侧分别以明显的断裂降至平原。北坡与河西走廊间相对高度在2000 米以上,而南坡与柴达木盆地间仅1000 余米,狭义的祁连山仅指最北一列。它是黄河和内陆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的谷地、河谷宽广,面积约占山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个水草丰美的牧场。地势较低的大通河谷、湟水谷地,更是青海省的重要农业区。祁连山地多雪峰、冰川,虽然冰川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山地广,水量多,河流可直下走廊的干燥地区。因此,融冰化雪,增加冰水,是当地山下发展农业重要的措施。早在清代末期,已有群众上山化冰融水的活动。据资料统计,1962 年祁连山有1619 条冰川,面积约1316 平方千米,多属大陆型冰川,冰面表碛小,移动慢。但从蓄水量来说,却不算小。如祁连七一冰川,长约30.5千米,冰层厚80 米,储水量为1.5 亿立方米。祁连山年降雨总量约500亿立方米,流出只有150 亿立方米,所以融冰化雪,可使水量增加,是当地发展农业的重要水源。此外,祁连山脉的林、矿资源也很丰富。

祁连山中的河谷和洼地,海拔平均3000 多米;而祁连山浪峰般的高山顶则在4000 米~5000 米之上。一路之上履冰踏雪,寒风刺骨。祁连山的每一个山峰本来就显得气势雄伟,人称是“石骨峥嵘,鸟道盘错”。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

古冰川冰碛地貌广泛分布于北坡2700 米~2800 米以上地区。现代冰川下限,北坡为4100 米~4300 米,南坡为4300 米~4500 米,且西部较东部高200 米~300 米。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中、西段,雪线一般介于海拔4500 米~5000 米,雪线从东向西升高。最大的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沟12 号冰川,长l0 千米,面积21.45 平方千米。祁连山中段的七一冰川是中国有名的冰斗山谷冰川,长3.5 千米,面积3.64 平方千米,末端海拔4200 米。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已查明祁连山共有冰川3066 条,总面积2062.72 平方千米。储水量1320 亿立方米。其中走廊南山、疏勒南山和党河南山冰川最多,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坂和走廊南山冰川规模最大。

祁连山水系呈辐射——格状分布。辐射中心位于北纬38°20′,东经99°,附近的所谓“五河之源”,即托来河(北大河) 和布哈河源头。由此沿至毛毛山一线,再沿大通山至青海南山东段一线为内外流域分界线,此线东南侧的黄河支流有庄浪河、大通河,属外流水系;西北侧的黑河、托来河、疏勒河、党河,属河西走廊内陆水系;哈尔腾河、鱼卡河、塔塔棱河、阿让郭勒河,属柴达木的内陆水系;还有哈拉湖两独立的内陆水系。上述各河多发源于高山冰川,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冰川补给比重西部远大于东部。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而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较大。山系东部以流水侵蚀为主,西部干燥剥蚀作用强烈,高山则以塞冻风化作用为主,明显存在3 级夷平面。为中国冰川分面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祁连山中多河,这是因为存在着终年覆盖的雪山,数不尽的冰川;每当暖季来到,阳光总会融化掉上面的一层冰雪;再加上森林带的降雨,水源之沛,无疑是众河不尽之源。

河谷洼地一带,成片的是野生的柳树、杨树,还有丛丛簇簇的刺槐。

祁连山的原始森林景区风光迷人,立夏之后,山林之中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 万公顷,200 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这里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此外,祁连山的密林雪岭之中,还有许多游荡的鹿群。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语中,“祁连”即“天”,祁连山因此而得名“天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也是“天之山”。

祁连山前的河西走廊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北的天然通道,文化遗迹和名胜众多。在汉代和唐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即由此通过,留下众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古迹和关口、城镇,例如嘉峪关、黑水国汉墓、马蹄寺石窟、西夏碑、炳灵寺石窟等等。在河西走廊东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出土的汉代铜奔马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