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25年10月13日
概 况
缸缸洼遗址,位于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 千米处的沙漠腹地,遗址西部为风蚀台地,沟壑遍布,四周灌丛沙丘环绕。遗址南北长600 米,东西宽560 米,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总体分布呈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的村落遗址,文化类型以四坝文化为主,兼有少量马厂类型和齐家类型的遗物。
遗址由窑址、冶铜址、墓葬群构成。
缸缸洼遗址保护碑
遗址地表密布夹砂红陶片、彩陶片和破碎石器,其东边梁上夹砂红陶片堆积覆盖层厚度在0.3 米~0.9 米之间。
遗址中部台地上残存烧制陶器的窑址4 座,占地2700 平方米。1 号窑长宽各1 米;2 号窑残底呈圆形,直径1.4 米;3 号窑长2 米,宽1.5米,炉门西开,宽0.3 米;四号窑仅存灰层,范围模糊,灰层中有木炭残块。
缸缸洼遗址近景
遗址西部台地上有墓葬群,多为竖穴土坑墓葬。
东部风蚀台地上有直径15 米的冶铜址,地表有大量铜矿石,碎铜块及碳釉结块。
1987 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和征集的文物有双耳彩陶罐、双耳盆、石刀、石斧、石纺轮等69 件。自发现至今,共采集陶器22 件、石器300 余件、骨珠两串。地表采集有夹砂彩陶残片等标本。出土的陶罐壁薄而硬,造型美观,带有人字形或菱形黑色纹饰。如出土的一件双耳彩陶罐,双耳,鼓腹,小平底,高11 厘米,口径12.7厘米,腹经14 厘米,纹饰为两层,颈部饰菱格纹,罐体饰斜角纹,属四坝文化类型遗物。石器通体磨光,多穿孔。如出土的一件双孔石刀,呈半月形,长11 厘米,宽5.3 厘米。2013 年3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耳彩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