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
2025年10月13日
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
金塔县东北方向有一座古烽台,名叫西窑墩(也叫细腰墩)。
金塔民间相传,清圣祖康熙有一次微服私访,从王子庄启程,要到毛目(今鼎新一带) 去。康熙皇帝骑着马,沿着北山边的牛车道迤逦前行。此时正值饥荒月,走了几十里后,已经是人困马乏了,他忍着饥渴,巴望有个村子,好歇息歇息,讨口水喝。康熙走了几家,没有讨到半口水,更不要说是吃饭了。他只好拉着马,继续向前走。走了一阵,康熙下马歇息。他触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细细端详,一个水紫色纺锤形的东西埋在沙里,他就发狠用手刨起来,越往下颜色越黑。康熙无心刨了,就顺手掰了下来,可里面却白嫩似豆腐,不由得让他口水直流,索性咬了一口。嗬!甜滋滋、凉森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半截下肚了,他才觉得有点涩味,原来这东西是根甜梢涩。他就在别的白刺旁边又寻找开了。刨一个,吃一个。口里还念叨说:“这东西要横匍着长,根再粗些,才好哩!”不一会儿,康熙皇帝饥也充了,渴也消了。他把剩下的几个装在褡裢里,就上路了,骑马走了老远,还回头望着那个村子。
后来,康熙把那东西拿给路人看,才知道那东西叫锁阳,并知道那村子叫西窑村。康熙感叹地说:“西窑的锁阳真甜,既能解渴,又能充饥,能救人哪!”
从此,西窑墩的锁阳救康熙的故事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