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概 况

马鬃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北端,地质属于北山块断带,呈东西走向,长约200 千米,平均海拔2000 米以下,相对高差500米以内,主峰海拔2583 米,因山势如骏马扬鬃,故得名。山体破碎、峡谷分散、时断时续,山系分支多,呈不规则状,系天山余脉。经肃北、瓜州、玉门西北部入境,金塔境内称马鬃山。

马鬃山

马鬃山东至金塔县境内的弱水西岸,西南楔入新疆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戈壁残丘,北迄中、蒙边境,面积8.8 万平方千米。地质构造上属北山块断带,由一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在宽平向斜中常有中生代沉积。火山岩和花岗岩的侵入普遍,有广泛的接触变质现象。在花岗岩侵入石灰系灰岩的接触带上,形成矽卡岩型铜、铅、锌等多种金属矿床。在古老基底岩系中每有铁矿。在古生代末期形成的地堑式盆地中,多沉积成侏罗系煤层,如野马街南已开采的马鬃山煤矿。

马鬃山气候属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温3.9℃,1 月均温- 17.5℃,7 月12.1℃。年降水量80.7 毫米,而年蒸发量3031 毫米。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暴雨后干河床与低地有洪水。低洼地带有泉水出露,往往形成小绿洲。土壤以棕色荒漠土为主,植被盖度极小,常见的有假木贼、霸王、麻黄等。沿干河床长有小盐生草、针茅、锦鸡儿和蒿属等短命植被。全区景观单调荒凉,但仍属河西肃北蒙古族重要牧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