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25年10月13日
历史沿革
双城子堡,据考,为西夏时修筑,是居延塞防线上的重要城障。西夏时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双城,原名平朔城,现故址修筑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 年)。《重修肃州新志》曰:“平朔城,镇夷城北二百二十里,周围二里,门外有教军场。平朔,元时守御,明初为二所,属威远卫。”城垣遗址至今尚存,呈正方形,边长250 米,周长10000 米,残高2 米,基宽11 米,城内外已辟为农田,城外平坦的教场形迹依然可辨。由于城中间有东西向隔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半,因此又叫“双城”。南城城门开于南墙,北墙城门开于北墙。当时在此共同守御的有元朝政府嫡系蒙古军和旁系汉军,蒙古军驻北城,汉军驻南城,民间俗称“蒙汉城”。明初,置平朔所,属威远卫,千户所属驻城内,主要防线是毛目东山北段,治理范围为今航天镇一带。清代,曾有清朝政府嫡系满族部队八旗军和旁系汉族部队绿营军在此设防驻扎,八旗军驻北城,绿营军驻南城,民间又称之为“满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