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25年10月13日
概 况
镇朔墩(烽火台),位于西坝乡西移村东2 千米盐碱滩中的砂土台上。东距臭水墩(烽火台) 34.4 千米,东南距威虏墩(烽火台) 21.1 千米。烽火台修筑于8.4 米高的砂土台自然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北侧建有围墙(墩院)。东壁底宽9.4 米,顶宽6 米;南壁底宽7 米,顶宽0.7 米;西壁底宽8 米,顶宽3.5 米;北壁底宽7.2 米,顶宽1.2 米,总高5.7 米。台体和围墙(墩院) 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0.13 米~0.18 米。
镇朔墩(烽火台)
烽火台整体保存一般,常年的风雨侵蚀,四壁坍塌损毁严重。东壁壁面风蚀凹进,南侧自上而下有一道宽0.1 米~0.2 米的裂缝将台体分为两半,裂缝底部有0.2 米~1.1 米高的夯土坍塌,东南角底部底宽1.1 米,高2.2 米的夯土坍塌缺失。南壁风蚀坍塌严重,呈三角形状,底宽7 米,顶宽0.7 米。底部东南角宽0.9 米,高2.2 米的夯土坍塌缺失。西壁北侧上部全部坍塌,顶部中间有宽0.2 米的裂缝,将烽火台分为南北两半,底部西北角与围墙(墩院) 西墙相连。北壁风蚀坍塌,坍塌下来的黄土将围墙(墩院) 填满。
围墙(墩院) 平面呈矩形,东西宽14.8 米,南北宽10.2 米。东、西、北三黄土面夯筑墙体,墙体均不同程度坍塌缺失,围墙(墩院) 内被黄土填满,东墙残长8.4 米,底宽1.7 米,顶宽0.4 米~1.1 米,高1.9 米。西墙仅存北段,长5 米,底宽1.1 米, 顶宽 0.4 米, 高0.6~1.9 米。北墙残长12 米,底宽1.7 米,顶宽0.4 米~1.1 米,高1.9~2.5 米。
镇朔墩(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