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关系?
40多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探索,特别是要把握好、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十个重大关系。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首创精神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不可能走到今天,更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开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就很可能迷失方向,要么走回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要么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但“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没有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正确价值导向。
二是方向坚定与措施灵活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的改革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绝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但是强调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同时又要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法方面决不能整齐划一,而应当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多种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方法,这样更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是发挥制度优势与革除体制弊端的辩证关系。
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绝不是要“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命”,相反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而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把握和正确处理好健全制度优势与革除体制弊端的辩证关系。
四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从一定意义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突破那些僵化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模式,建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体制机制。当然,解放思想并不是要随意性“解放”或无原则地“解放”,只有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要改变我们的社会制度,相反却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决不允许个别人打着“解放思想”旗号来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五是顶层设计与大胆探索的辩证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通过整体谋划,对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甚至每一步“棋”怎么走、每一项重大举措如何推进提前做出顶层设计,否则就难免会导致改革走弯路并因此付出沉重代价。但是改革又是一场前无古人的革命,既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固定的套路或模式,这就需要我们自觉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成功了的经验及时推广,不成功的教训认真汲取。只有把顶层设计与大胆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效。
六是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辩证关系。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方面要胆子大,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来破解各种改革难题,做到有胆有识;另一方面又要步子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冒无谓之风险,不打无把握之仗,自觉做到积极稳妥。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结合是由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的,如果缺乏排险闯关的胆略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前怕狼后怕虎,任何改革难关都难闯过;但是强调胆子大绝不是提倡盲目蛮干,再大的胆子也离不开稳健的步子,否则就会跌跟头,只有自觉做到审慎稳妥、稳扎稳打,通过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最大成效。
七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辩证关系。
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注重整体推进,更要强调重点突破。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八是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的辩证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讲求效率,又要注重公平。效率与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它们不存在孰先孰后或孰轻孰重的问题。要实现社会的发展进步,既要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同时又要保障社会成员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的公平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公平的实现,效率与公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把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九是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辩证关系。
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改革是开放的条件,开放是改革的外部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是有机联系的内在统一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任何抛开改革讲开放或抛开开放讲改革都是片面错误的,二者必须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十是改革发展与环境稳定的辩证关系。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改革发展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实现。“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两句名言,这两句名言表面看来似乎有“矛盾”,但从本质上讲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靠改革、靠发展,发展是实现社会稳定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保证。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自觉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真正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