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实践孕育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二)改革开放实践孕育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

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是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得来的,它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转化和提升,也是对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历程及其经验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孕育铸就的弥足珍贵的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铸就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开放起始于解放思想,没有当年那场声势浩大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不可能冲破长期积累的各种“左”的思想禁锢,不可能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不可能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及时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始终的一条红线,改革开放每项决策的出台、每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当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但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改革开放实践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内涵,也铸就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

改革开放铸就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任何可以拿来照搬照抄的经验进行借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才强调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还是经济特区的试验,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兴办,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无一不是靠着这种“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试出来、闯出来的,无一不是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干出来、创出来的。

改革开放铸就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时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人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宏大的实践创新史,也是一部伟大的理论创新史。从实践创新的角度来说,从当年小岗村民的“大包干”到新时代的土地流转,从当年提出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实施“一带一路”,从当年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到规划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实践创新的结果。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来说,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既坚持了“老祖宗不能丢”,又讲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4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党先后创立并提出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新发展理念等在内的一系列创新理论,尤其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在当代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最大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铸就了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改革开放铸就了开放包容、命运共存精神。改革与开放是不可分割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改革的中国必须同时是开放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正是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才使中国融入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这些年,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开放步伐也越来越大,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秉持和平发展外交政策到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到推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重大举措都有力地推动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解决人类问题不断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形成并铸就了开放包容、命运共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