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

(三)新形势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要求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怎样才能始终做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何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呢?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的崇高历史使命。

其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在推进党的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说过,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承认不承认、追求不追求利益,而在于承认谁的利益、追求谁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具体内容的实践过程,只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键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其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古人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为人民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其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要求去做,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同时又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政治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必须牢固确立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