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改革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成后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党现阶段提出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正确引领社会实践发展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当代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所有这些都是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原理的自觉运用和发展。
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就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