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核基地”

第六章“核基地”

人是在交往中建立感情的,只有亲密的情感,相互间才能沟通思想。情感的建立并非是只言片语能说清楚的,所谓的感情是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融洽情趣的概念。总的来讲似乎包含着气质、思维等对一些现象的相同看法,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投意合吧。

随着医疗范围的扩大,杨传荣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甚至有些人忘记了他的“污点”,在与人们的交往是那么的融洽,患者愿向他吐露得病的全过程,他亦将学到的知识给予深入浅出说明。经过一来二往,这些人就将知道的事情全部的告诉了他,一些知情人也将他进强劳所的过程都告诉的一清二楚。原来是那个在大队当治安的李某搞的鬼。他一直对杨传荣有成见,现眼巴巴地看他倒卖川芎、当归生活还混得过去,便从中做梗,组织人员详细地写了他的黑材料,从被学校划为右倾遣送回乡劳动的表现,写到不服从大队监督改造、投机倒把、顽固地走资本主义道路等等材料交给公社治安员,公社治安又交给县公安局。如此小题大作的轰轰烈烈将他送进了强劳所。倘若杨传荣的家庭成分稍好些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这出身能够选择吗?父亲走过的路,偏偏要让他负荷,难道这公平吗?

杨传荣背着沉重的成份包袱,还附加着那块不死不活的右倾破帽子,虽然学校已承认平反,可又没下达什么文件,因为这是个没有明确定性的称号,把你放进右派堆里也行,不放进去也可,就是偏右一些或偏左一些罢了,仍然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同于右派的,那是属于敌我矛盾的。所以这顶破帽子就可由人随意的抓来抛去当球玩耍罢了,因而学校也就说说而已,开不出什么证明的材料。倒霉的是杨传荣任人宰割踢来踢去。

是坦诚拨动了患者的心弦,他们对此事愤愤不平的发泄着,否则杨传荣还蒙在鼓里呢。就那么一点点川芎、当归的异地倒卖,别人无事他却有事,只因为他的先天不足幻化出一系列黑的内容。赤诚与善良、天资和理想都蜷屈在其中哭泣、煎熬。

那个大队公安员在上报杨传荣的材料里说,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这“核基地”威胁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其坏影响遍及十里八庄。

这桩桩件件穷追不舍的怪事紧逼着杨传荣,使他大气都喘不过来,好象是苍天有意安排命运,如唐僧取经不经过那层层叠叠的劫难,是取不到真经一样。

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根绳索的牵引下,人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着。凡是出生在黑五类的家庭子女,更是历经这风雨的洗礼和柔躏,在这严峻形势的感召下,他们也大有脱胎换骨之心,乞求新生之念。在这浓烈的空气氛围中,黑五类子女们的心态开始了裂变,他们诅咒那个“剥削阶级”的丑陋家庭,可又无可奈何地依赖这个家庭。有些黑五类子女独立生活了,有些脱离了家庭关系,以争取进步,这是不多的人可能办到的,大多数呢?是根本解决不了的。请问能有多少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又有谁肯做他们的入党介绍人呢?即便有其介绍人,历经三番五次的考验,最后经支部大会通过的已了了无几。平等是没有的,血缘关系是无法割裂开来的事实。好好工作固然重要,但更要谨慎从事,既不能直,又不能弯,尽量少发表个人的看法,出风头更会遭袭霜打的。要时时记着自己是歪瓜裂枣之类。如果再掀起个什么运动、风吹草动的,还会抓你的典型呢,搜掠你的一切举止言行,甚至家庭夫妻间的生活亦可上纲上线呢。什么影射、暗射的,大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之意。那个时期的风气已把人搅的个焦头烂额,谁敢说个什么?又能说个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