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
「【撤锣】幕启。背景为苏家花园。天气晴朗,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场上置亭台、“八字摆石凳”
「【小锣夺头】二丫鬟“上场门”上,“站门”。苏文昶执折扇、苏夫人“上场门”上至正场,分站两边。

苏文昶

苏夫人

苏文昶

苏夫人

「苏文昶、苏夫人回身归座。二丫鬟“归里”。
「韩翠珠“上场门”幕内白:“公公、婆婆,媳妇来了……”
「【南梆子导板头】韩翠珠“上场门”幕内唱。
韩翠珠



「【小锣收头】二丫鬟转至正场,进门,挖至两边侍立。韩翠珠进门,面里,施礼。一丫鬟搬一石凳摆成“小边跨椅”。
韩翠珠 公爹、婆母,您二老在这儿赏花哪!媳妇儿给您请安啦!
苏文昶
苏夫人 媳妇少礼,一旁坐下。
韩翠珠 谢座。(坐“小边跨椅”)
苏文昶 啊,夫人,你看这满园之中,百花盛开,春色宜人。我二老尚能赏此风光,好不快乐人也!
苏夫人 是啊,景致优美,心意畅快,坐享清福,大可延年益寿!唉,只是我那玉莲女儿至今尚且待字闺中,婚事未定,叫我朝夕挂念,怎能安享清福呢?
韩翠珠 启禀公婆:媳妇儿今儿个来花园请安,正是为了我那玉莲妹妹婚事,请示您二老来了。
苏文昶
苏夫人 怎么,为你妹妹婚事?快快讲来!
韩翠珠 刚才赵媒婆来了,给我玉莲妹妹提了门子亲事。这是我妹妹的终身大事,媳妇不敢作主,故此禀明二老,也好定夺。
苏文昶 既然如此,那赵媒婆现在何处?
韩翠珠 现在花园门外,等候您的吩咐呢!
苏文昶 好,叫她进园回话。
韩翠珠 是。(对莲香)你把赵媒婆叫进来。
莲 香 (至台口)赵媒婆,进园回话。(回原位)
「赵媒婆“上场门”幕内白:“来啦!”
「【小锣五击】苏德引赵媒婆“上场门”上至“小边”。
赵媒婆 (念)说媒拉线为银钱,
全仗巧嘴两头瞒。(台)
「苏德引赵媒婆进门,苏德挖至“大边”站,赵媒婆至正场面里。一丫鬟搬一石凳摆成“大边跨椅”。
苏 德 见过太老爷、太夫人。
赵媒婆 太老爷、太夫人,我媒婆给您请安了。
苏文昶
苏夫人 罢了,与赵妈妈看座。
赵媒婆 哟,太老爷、太夫人在此,哪儿有我媒婆的座儿呀!
韩翠珠 赏你个座儿,你就坐下吧(移坐“大边跨椅”)
赵媒婆 那么我就谢谢太老爷、太夫人!还有少夫人!(坐“小边跨椅”)
韩翠珠 我说赵妈妈,这不是我们太老爷、太夫人都在这儿呢,你刚才不是说有门子亲事说给我们家小姐么?快点儿禀给二位老人家听听吧!
赵媒婆 老婆子我给小姐提的这门亲事可费心思啦!您想啊,本城人家儿能攀的上府门头儿的可不多呀。有一大户,家财豪富,又是宦门之家。人家员外还当过广平府知府呢!
韩翠珠 咳,到底儿是谁家呀?
赵媒婆 百里挑一,门当户对。别的家哪儿配得上咱们府门儿呢?就是本城周员外家。
韩翠珠 绕了半天,说的就是那周家呀!
赵媒婆 是啊,一门子好亲戚呀!
韩翠珠 启禀公婆:媳妇闻听人言,那周家虽然是地广人多的官宦之家,只是那周公子是个纨绔子弟,少而无教,不知诗文,不务正业。整日间花街柳巷,放荡成性。他呀,难与我玉莲妹妹相配。依媳妇看来,这门子亲事可做不得呀!我说赵妈儿呀,这样儿的品德,你怎么能给我们家小姐提呢!
赵媒婆 哎哟我的少夫人哪,要照您说的那样儿,婆子我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给小姐提这门子亲事呀。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是虚呀!”
苏文昶 是啊,过耳之言不可听信。想那周家乃是本城官宦之家,官职虽低于老夫,可也是本城少有之家。依我之见,那周公子少不更事,日后也能改弦易辙,不足为虑。只要门当户对,老夫心愿足矣。媳妇不必多虑了。
韩翠珠 这……回老太爷的话:非是媳妇失礼多嘴,聘女择婿门当户对固然要紧;可是姑爷的品德优劣,不能稍有疏忽。这可是我妹妹一辈子的终身大事呀!
苏文昶 岂不知圣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大器晚成,天下有之。唯有门当户对,才不失大家风范。我女儿不适周家还配何人?勿庸多言,命媒婆回复周家,就说老夫允下这门亲事就是!
苏夫人 好好好!苏德,带领赵妈妈下面领赏。
苏 德 是。(对赵媒婆)随我来。(出门,站“大边台角”)
赵媒婆 谢太老爷,太夫人、少夫人!(转身出门至“大边台口”)正是:
搬弄唇舌就说好,
将来后悔我管不着!
「【小锣五击】苏德引赵媒婆“下场门”下。
苏文昶 啊媳妇,玉莲的婚事既定,一切聘嫁之事由你操办去吧。
韩翠珠 媳妇遵命。
苏文昶 夫人,日上高竿,我们回房去吧。
「【小锣抽头】苏文昶、苏夫人离座,至正场。二丫鬟、莲香、莲庆“归正”。韩翠珠离座,在苏夫人身旁侍立。
苏文昶

苏夫人

「【小锣打下】苏文昶、苏夫人转身“下场门”下,二丫鬟随下。
韩翠珠

「【滚头子】韩翠珠“下场门”下,二丫鬟跟下。闭二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