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场】

【第六场】

「【小锣原场】开二幕。苏玉莲房间。正场桌,“小座”,备椅。浅色绣花桌围、椅披。“大边”斜放一座雕花的大立柜。

「【小锣夺头】苏玉莲随过门“上场门”上至中场。

苏玉莲

「莲香引黄婆“上场门”上,至“小边”。黄婆站“小边”等候,莲香至正场“挖门”至“大边”面向苏玉莲回禀。

莲 香 小姐,黄婆看您来啦。

苏玉莲 黄婆来了,唤她进来。

莲 香 (出门招呼)黄婆,小姐唤你呢!

「黄婆进门,面里向苏玉莲施礼。莲香摆“大边跨椅”。

黄 婆 小姐在上,我婆子有礼啦

苏玉莲 莲香与黄婆看座。

黄 婆 谢谢小姐。(坐“大边跨椅”)恭喜小姐,听说您大喜啦!(苏玉莲做羞状)这不刚才少夫人唤我进府,让我穿几支珠花,还说要时新样儿的。婆子我特来问问,小姐您呐,喜欢什么样花朵呀?

苏玉莲 这花朵么……(想)

黄 婆 甭着急,慢慢儿想想。您看我在那院儿跟少夫人说了半天话,口也渴了,就烦这位姐姐给我碗水喝。

苏玉莲 莲香去打茶来!

莲 香 是。

「莲香出门,“上场门”下。

黄 婆 (自言自语地)我把门儿关上点儿。(起身关门)

苏玉莲 啊,黄婆你为何把门关上?

黄 婆 回小姐话,关起门儿说话,不是更方便了吗?(回原位坐下)有道是隔墙有耳呀!

苏玉莲 什么隔墙有耳!难道你有什么怕见人的事儿不成吗?

黄 婆 回小姐的话:不是我婆子有什么怕见人的事儿。要说怕见人的事儿嘛,倒应在小姐身上。

苏玉莲 这是怎么讲话?

黄 婆 小姐您是聪明人。您既然受聘待嫁,怎么又跟人私订终身呢?

苏玉莲 此话是从何说起呀?你不要满口胡言!

黄 婆 哎呀小姐,我婆子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胡说八道。有几句诗我婆子念给小姐听听:

待字深闺十八秋,

湘君款款上琼楼。

娥眉淡扫巫山雨,

绣成罗帕也解愁。

小姐,这几句诗您知道不知道哇?

苏玉莲 呀!(背供)

啊黄婆,这几句诗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 婆 原先我也不知道,是有人告诉我的。说什么,诗是绣在一块罗帕之上的。

苏玉莲 此人他是如何晓得的呀?

黄 婆 请问小姐四月初一那天,您可曾上庙进香?

苏玉莲 有的,随我母亲还愿去了。

黄 婆 这就对啦。再请问小姐,您在娘娘庙殿堂里可曾看见一位少年书生?

苏玉莲 (想。似有所悟)哦……不是黄婆说起,我倒忘怀了。那日在殿堂里祷告之后,临行之时见一少年书生从我面前走过。妈妈问他则甚哪?

黄 婆 唉,您还问我?我还纳闷儿呢!实话跟您说,这位相公原是四川举人,进京赶考路过咱们常州城,住在婆子我的店里。四月初一他也到娘娘庙去看热闹啦。巧啦,就碰上了小姐,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哪。小姐就把手帕赠给这位相公作信物,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呀?(台)

苏玉莲 休得胡说!丢失手帕是真,哪有什么私情。黄婆,不要再提起此事了。

黄 婆 不提。那倒省事儿。可是一位千金小姐的红罗丝帕落在一位相公手里,将来传到外面去,好说不好听呀!更何况那相公自拾到手帕之后,就认为有意于他,朝思暮恋,茶不思,饭不想,日子长了,怕真要闹出事儿来。故此,婆子我特意到府上来跟小姐您哪商量。他说要见小姐一面,将手帕交还小姐。

苏玉莲 这怎么使得!想我一个女儿家……

黄 婆 可也是。一位千金小姐哪儿能随便跟个不相识的男子见面呢?可这话又说回来啦,要是不见他一面您怎么能收回手帕啊?再说见个面把话说清楚,愿意不愿意在您,岂不是一举两得吗?(大大大大台)

「苏玉莲站起至“小边”,难作抉择,背供。

苏玉莲

黄 婆 小姐,事已讲明,您倒是见与不见哪?

苏玉莲 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只是府门严紧,外人焉能进来?

黄 婆 这个……(想)有了。方才少夫人说,那周家择定本月十七日过礼,就叫他假扮抬礼的下人混进府来,你们俩可就见了面啦。您看怎么样?

苏玉莲 这倒使得,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黄 婆 我知道,小姐您就放心吧!可是那徐廷梅进府来怎么与小姐会面哪?

苏玉莲 这个……(台)

黄 婆 我有个主意:小姐您绣楼有的是绸缎,就找出一条红绫来,剪成两块,一块挂在您绣房门口,那一块我带给徐相公,教他以红绫为记。您看好不好?

苏玉莲 此计甚好。你且稍候。

「【小锣抽头】苏玉莲站起,往“小边”走。

苏玉莲

黄婆,你拿去吧。

黄 婆 哎。那我走啦!

苏玉莲 正是:(扎)

无风起浪心中沉,(转身“上场门”下)

黄 婆陌路相逢有情人。

「莲香“上场门”上,黄婆出门与莲香相见。,

莲 香 黄婆,水来了。

黄 婆 我呀,不喝啦,回头见!(转身“下场门”下)

莲 香 哟,什么毛病呀!

「【小锣穗】莲香进门,“上场门”下。闭二幕。【缓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