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影响主要通过补给循环过程而形成。首先是根据邢台市地下水补给量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多年平均值占补给总量的57.1%,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同时,降水入渗补给受降水特征、包气带岩性、地质结构以及土壤环境因素影响而污染地下水。其次是山区侧向径流补给,占总补给量的21.9%,由于西部山区污染较轻,水质较好,对地下水质影响较小。第三是河道渗漏补给,补给量占总量的8.99%,该项补给量虽小,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大,主要是平原区,严重污染的水通过污灌和入渗直接污染地下水。井灌回归补给占总补给量的12.4%,对地下水的影响与降水入渗相似,只是因分布范围和入渗强度不同而异。
通过降雨入渗、山前侧渗、地表水补给和井灌回归补给方式可使地下水得到补充。但在补给过程中,地下水质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极为严重。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在补给过程中,水质受影响较大的为农业污染和工业废水污染,降雨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污染物被携带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常年累月地浇灌高浓度污水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可能立即渗入几十米深的地下,大部分积累在土壤中,使土壤板结,只有在强度和总量较大的降雨时,在补给地下水时逐渐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这是一个长时间的缓慢的污染地下水过程,是对地下水污染的一个潜在的威胁。
地下水不像地表水那样易受污染,而且地下水流速很小,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速度很慢,可能在长时间内不被察觉。因此,地下水污染潜在的危险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由于人类活动,地下水时刻都受到污染的威胁或正在被污染。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因为地下水污染后,要清除是极困难的。当切断污染源后,如果岩层的渗透性很低时,要从含水层中清除污染则需要很长时间。对此,为防患于未然,应切实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