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区塑料大棚集水种植蔬菜技术水量供需平衡研究与实践
2025年09月26日
山丘区塑料大棚集水种植蔬菜技术水量供需平衡研究与实践
摘要:邢台县山丘区土地瘠薄,水资源匮乏,农民靠天吃饭。该区通过开展“利用塑料大棚集雨和农艺措施技术”,采用雨水利用综合技术,结合微灌节水技术、防渗节水技术、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等,实现塑料大棚集水满足蔬菜生长用水的示范典型,创出一条山丘区高效利用集蓄天然降水发展的先进技术,建立新的生态农业模式,为该区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塑料大棚;集水技术;供需平衡
邢台县丘陵区总面积为260km2,该区山脉低缓,谷地宽阔。海拔为150~60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石英砂岩和片麻岩。谷地分布有洪积物。部分区域灰岩裸露,渗漏严重,使部分地表水转为地下水。因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侵蚀模数为500~600t/(km2·a)。由于灌溉水平低,常有较重的旱灾威胁。而且水利工程较少,地表水利用率极低;由于地质构造原因,该区打井相当困难,群众生活用水靠水窖集水,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该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发展。邢台县水利和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在该区建立塑料大棚集水实验项目,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用人工调试植物生长的水热环境代替自然环境,摆脱自然环境构成的风险。创出一条山丘区高效利用集蓄天然降水发展的先进技术,对改善当地群众生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