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3 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3.1 补给区水质评价

在补给区,对沙洺河、渡口川、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等6条河主要离子含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水化学类型主要以重碳酸盐—钙镁型水或重碳酸盐、硫酸盐—钙镁型水。

表1 邢台百泉岩溶水补给区地表水水质评价

img

3.2 排泄区岩溶水水质评价

在排泄区,1979年以前以泉水自流方式排放。1979年以后,由于作为岩溶水主要补给来源的大气降雨处于偏枯周期,降水补给量减少,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岩溶水的开采逐年增多,导致百泉断流。从1979年开始,达活泉泉区4个泉坑,百泉泉区赵家滩、洛泉等全年中只有3~6月期间有水,泉水量急剧减少,到1982年上述6个泉全部断流。其他泉流量以后也是时断时有,延续到1987年全部干涸。

由于对泉水水质监测资料较少,对岩溶水排泄区水质情况,采用邢台市、沙河市、邢台县、内丘县岩溶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其变化情况。如表2是百泉排泄区岩溶水水质监测和评价结果。

表2 邢台百泉岩溶水排泄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img

3.3 岩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特征分析

岩溶水的化学成分和水化学场,是渗透水流和渗流场内的岩石(主要是可溶岩)相互作用的结果。邢台百泉岩溶水的水质类型比较简单,水化学动态较为稳定,多属低矿化度淡水。地表水通过岩溶作用,使大部分水体中大部分离子含量发生变化。矿化度增加了45.2%,除钾离子和硫酸盐减少外,其他离子含量增加范围在34.1%~177.8%。表3是各离子含量变化情况计算表。

表3 邢台百泉岩溶区水质变化计算表

img

在补给区,补给的地表水矿化度在192~366mg/L。但随着径流距离的增加,至排泄区矿化度可增到353~486mg/L,水质类型也发生变化,但在不同类型系统和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水化学特性都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