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5 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5.1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要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状况有所控制,在南水北调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地下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运用应急,从而使地下水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5.2 合理调度水源和外流域调水

邢台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只有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才能缓解供需矛盾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在节流的前提下,适当开源是完全必要的,从邢台市现状来看,一方面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各种引蓄水工程的作用,实现优化调度。目前进行的“引朱济邢”调水工程,实施后可为邢台市区每年提供5000万m3水源,但由于资源型缺水严重,这方面潜力有限。最大的希望是外流域引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是解决邢台市水资源水危机的根本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邢台市水资源情况分析,南水北调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都起至关重要作用。对来之不易的水资源,应加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

5.3 建立节水型社会

水是21世纪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水资源是有限的,而工农业生产、环境、生活用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只靠开采和流域调水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工业要按世界先进节水目标改造,使百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农业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限制耗水量大的作物发展,提倡耐旱作物;推广节水灌溉,例如喷灌、滴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逐步推行收取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征收,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在城镇努力推广节水器具,提倡中水利用,推广中水和饮用水分路供给(冲厕所用中水);推行按水质定价;加大节水宣传力度,人人树立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