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语

4 结语

不同流域径流量和水质存在差别,主要原因是流域植被的作用,据有关实验资料表明:一次降雨后森林要对雨量进行重新分配。对于适中的降雨,大约有20%~30%的雨量被密集树冠截流,穿过树冠落到地面上的雨水,一部分被地面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层吸收,一部分透过腐殖质层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这样森林改变了径流的分配形式,在重新分配过程中使水质发生变化。对于植被较好的流域,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储存起来,从而减少了洪水径流,在枯季地下水又成为补给河流水量的来源,通过地下浅层过滤和自净作用使水质变得更好。

坡底站上游流域植被较好,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较强,使得该站枯季水量保持在一个相当水平,而水质中大部分物质含量明显小于西台峪流域。西台峪站上游流域片麻岩构成面积较大,植被较差,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较低,使得枯季经常出现河干的情况,水中大部分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植被较好的坡底站。由此可以看出,流域植被不仅对洪水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同时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水质、保持生态环境用水有重要作用。这充分说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等也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

(该文在《水资源保护》2004年第四期发表,并被河北省水利学会评为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