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百泉岩溶区的岩溶形态

1 邢台百泉岩溶区的岩溶形态

邢台百泉区域内的岩溶地下水,在宏观上受太行山东麓的单斜构造和地形控制,呈自西向东的径流总趋势。但其径流过程比较复杂,在地形、水文网、褶皱、断裂构造和岩体诸因素的制约下,岩溶地下水以径流带的形式汇集于排泄区。

地表岩溶形态:干沟和干谷是邢台百泉裸漏岩溶区典型的岩溶形态,它是由地下排水系统的存在而形成的干涸或间歇性有水的河谷和沟谷。河谷上游处于变质岩区,常年有地表径流。中游处于碳酸盐岩区,地表水几乎全部漏失,使之成为干沟,下游以泉水形式出露。

邢台百泉地下岩溶垂向发育特征:深部岩溶一般是指从当地排泄基准面或区域地下水水位以下100m之下的岩溶。深部岩溶是一种复杂的岩溶空间,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邢台百泉深部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溶孔及溶洞比较发育。

地下岩溶水平发育特征:水动力条件对深部岩溶发育和分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差异,使深部岩溶分布密度及发育深度都有很大差别。深部岩溶一般多沿地下水动力活跃地带分布,其一般规律从补给区至径流排泄区岩溶发育由弱到强。邢台百泉岩溶水系统,从西部岩溶水补给区至东部泉群排泄点,距离为25~50km。地下水水头差为100~300m,构成一个庞大的地下水动力场。由于该地下水流场内各区段地下水循环深度不一,水动力条件差异大,故岩溶发育和分布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