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波德生态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利奥波德生态美学的主要内容

利奥波德不是专门的美学家,也没有专门的美学论著,但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丰富的自然审美体验,在其著作中也有对自然审美问题的探讨,这些观点散见于《环河》《上帝之母的河流》以及《沙乡年鉴》中。正如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序言中所说,他希望能够将生态学、伦理学和美学三者结合起来讨论。因此美国环境哲学家考利科特根据他的大地伦理思想,将其美学思想概括为大地美学。

大地美学是一种基于进化论与生态学的、关注生态过程的新型自然美学,与关注自然景观、自然事物的形式特征的西方传统自然美学形成了鲜明对比。考利科特称其为“兼具认知性与感受性的、自发的自然美学”[14]

直到1972年,美国生态学家约瑟夫·米克才正式使用“生态美学”这一术语。然而,我们在这里将利奥波德作为西方生态美学的发端,原因就在于利奥波德自觉地将生态思维、生态知识和生态良知运用到对美学问题的探讨中。尽管其美学论述尚不具有系统性,但是对后世生态美学的发展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于利奥波德的生态美学思想,最为著名的就是他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一件事物,当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与美时,它就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15]在这里,利奥波德将生物共同体(biotic community)的美,作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准则之一,体现了生态学、伦理学与美学的有机统一。因此,要更好地理解利奥波德的生态美学思想,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