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年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5月6日

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弗莱贝格,今捷克共和国东部。

1873年(17岁)

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1881年(25岁)

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入维也纳综合医院实习。

1885年(29岁)

获维也纳大学讲师资格,赴巴黎深造。进入当时最好的精神病研究机构萨伯特慈善医院研究学习,正式迈进精神病学研究领域。

1886年(30岁)

返回维也纳,专研歇斯底里症及催眠疗法。

1891年(35岁)

发表《论失语症》。逐渐形成精神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1900年(44岁)

出版《梦的解析》,精神分析法正式建立。

1901年(45岁)

在刊物上发表《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首次通过精神分析法阐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潜意识”行为。

1902年(46岁)

成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教授。开始在家中定期举办“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活动,参与者先后有A. 阿德勒、P. 费登、C. G. 荣格等青年精神病医师和研究者。

1905年(49岁)

出版《性学三论》。

1908年(52岁)

“星期三心理学俱乐部”升级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

4月,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首次“精神分析会议”。

发表《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

1910年(54岁)

三月,于德国纽伦堡召开第二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会上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协会”,荣格任首任主席。

发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童年记忆》,出版《心理分析五论》。

1914年(58岁)

发表《精神分析运动史》。

荣格退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5年(59岁)

于维也纳大学开设“精神分析引论”课程。

发表《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

1916年(60岁)

发表《悲伤与抑郁》,出版《精神分析引论》。

1919年(63岁)

战争带来了大规模人群的精神困扰,对于精神病学研究的需求陡增。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创办“国际精神分析出版公司”,专事心理学相关书籍的出版。

1923年(67岁)

出版《自我与本我》。

1925年(69岁)

出版《自传》(Selbstdarstellung)。

1930年(74岁)

获德国文学最高荣誉——“歌德奖”。因健康原因未能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授奖仪式,由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代为出席。

出版《文明及其不满》。

1933年(77岁)

希特勒上台,禁止一切有关精神分析的出版物。

1936年(80岁)

纳粹分子冻结“国际精神分析出版公司”财产。

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8年(82岁)

3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查封“国际精神分析出版公司”全部财产。

6月,取道法国巴黎前往英国伦敦。

1939年(83岁)

3月,《摩西与一神教》单行本出版。

9月19日,病情恶化。

9月22日,自愿放弃治疗并请医师为其减轻痛苦。

1939年9月23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睡眠中与世长辞,终年83岁。

精神分析引论

产品经理 | 李潇 封面设计 | 何姝
特邀顾问 | 陈勤 策划人 | 吴畏
Kindle电子书制作 | 李元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