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传播权利的冲突和选择——以美国被遗忘权与网络中立的博弈为分析视角

第二节 论互联网传播权利的冲突和选择——以美国被遗忘权与网络中立的博弈为分析视角

2015年1月1日,美国加州正式颁布实施了《互联网隐私法》(Privacy:Internet:Minors,简称PIM),即通称的“橡皮擦法案”,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未成年人删除自己所发布的言论或图片提供便利。美国《互联网隐私法》的主旨在于通过行使被遗忘权的方式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这种保护隐私的方式引发了学界对行使被遗忘权可能干涉网络中立的争论。许可未成年人任意删除言论或图片的行为不但会鼓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宽带服务接入服务商以年龄验证等方式破坏用户的平等权,而且干涉了其他用户自由发表言论并检索信息的权利。

被遗忘权与网络中立争议的实质是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冲突的问题。在互联网领域内,当公民的基本权利产生冲突时,究竟应当坚持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至上,还是秉承对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人文关怀优先?是应当根据权利位阶的抽象原则去解决,还是需要个案衡量,视不同情况而区别对待?解决这些冲突的根源在于要在法律范畴内对权利的性质进行考量,从权利冲突的性质和利益选择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解决的模式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