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简介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这本书是由[美]格里德创作的,《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共有19章节
1
序 言
本书研究的是胡适(1891—1962)的思想,以及他为探求中国对现代世界的思想反应所做出的贡献,因而本书也就成了有关思想的传记著作。对此我是怀着某种担忧来承担的...
2
第一部分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
无疑,我们应当摧毁一切谬误,然而,既然在一瞬间就毁灭掉这一切谬误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模仿一位精巧的建筑师,当他受命去拆除一座建筑的时候,他是知道该建筑的...
3
第一章 早年生活(1891—1910)
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由两个世界组成的城市。一边是那座古老的中国城,照旧是用城墙和城门围圈起来的,在狭窄与弯曲蜿蜒的拥挤弄堂之中,是孔庙和该地县官与道台...
4
第二章 在美国的经历(1910—1917)
1914年的晚春,不为那场直到夏至才引起世界性关注的欧洲大战的任何预兆所动,美国的报界正倾注全力议论着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墨西哥政策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围绕着即将...
5
第二部分 中国的文艺复兴
迷信的人追附于流氓恶棍,奴隶仰暴君的鼻息。更有甚者:迷信的人由妄想狂统治,并要变成一个人……一句话,迷信越少,狂热越小;狂热越小,灾难越少。 伏尔泰...
6
第三章 文学革命
“如今我们已回来, 你们请看分晓吧!” 胡适在1917年3月的日记中记下了这句话,说这句话可作印在这代归国学生旗帜上的座右铭。[1]事实上,甚至在胡适离开美国之...
7
第四章 新的人民与新的社会
在发表于1915年9月第1期《新青年》(当时刊名为《青年》,第2期改为《新青年》——译者)上的那篇雄辩的《敬告青年》中,陈独秀提出了许多支配着此后几年理性革命的...
8
第五章 中国与西方
1919年10月中旬,梁启超和他的几个朋友在巴黎郊区的一幢小公寓中住了下来,准备度过那个冬天。[145]1919年初,这群人是作为一个非官方的代表团来参加巴黎和...
9
第三部分 自由主义
我竭力要保持中立,为的是尽我所能帮助学问的复兴。而且在我看来,这是要由彬彬有礼的谦恭而不是由鲁莽急躁来完成的。 伊拉兹马斯致马丁·路德...
10
第六章 北京(1917—1926)
1917年7月1日,满清王室在北京宣布复辟。在六岁那年(1912年)下台的宣统皇帝(溥仪),再次称帝。锁存起来很久的宫廷官服又打开了。几天之内,这座古老都城市面...
11
第七章 上海(1927—1930)
当胡适在1926年7月22日由一群朋友和送行的人以中国方式陪伴他到车站登上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快车后,他就告别了一种他此后再也没有回返其中的生活。活跃而多产的北京生...
12
第八章 再返北平(1931—1937)
1935年9月胡适在致日本记者室伏高信的信中写道:“今天北平大雪,我的园子里的松树枝上都压着银白的厚絮……这园子里界地的琉璃瓦都是圆明园里的遗物;门口的白石阶台...
13
第四部分 尾声与评价
我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 一个是冥思, 一个是没有能力生成的世界, 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我的心安宁…… 现在这个世界需要你的信心时 可死亡的时代又粉碎了梦…… 摘自马...
14
第九章 晚年
1937年的夏天,所有用较小代价与日本达成和解的希望都被粉碎了。在国民政府正在为之战斗的事业中,胡适也即刻表达了他对国民政府的忠诚。他说,在这样的时代,保卫国家...
15
第十章 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革命
在1928年3月第一期《新月》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表达这个新刊物创办人思想的社论,篇首有两句英文的用做文学性装饰的话。第一句话取自《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
16
附 录
...
17
附录A 胡适生活中的妇女
对胡适在他的生活中与两个女人,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的关系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如果处理得当,而且有充分的(而且是可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那也许会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
18
附录B 出席第八届世界学生联合会大会的中国代表团,1913(略)
...
19
附录C 中国共产党对胡适的批判
对胡适在他的生活中与两个女人,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的关系进行精神分析的研究,如果处理得当,而且有充分的(而且是可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那也许会得出令人感兴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