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何学习并应用思维导图
导读
如何学习并应用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的英文名称是The Mind Map。在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Tony Buzan)先生发明了思维导图之后,它就被人们当作“终极思维工具”。虽然思维导图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有5亿人使用这样的思维工具进行工作、生活和学习,2亿次书面引用,逾10亿人通过电视观看过。因为对大脑潜能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尼·博赞先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誉为“世界大脑先生”。
什么是思维导图?东尼·博赞先生说:“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过程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本质上,思维导图是在重复和模仿发散性思维,这反过来又放大了大脑的本能,让大脑更加强大有力。”(选自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赵国庆博士在《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一书中给出了新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为目的的可视化、非线性的思维工具。”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结构化、模式化的思维工具,是将内在思维外在可视化呈现。
二、思维导图应用领域
思维导图对于使用者的实际价值在哪里?在日常生活、学习和职场中,我们如何利用它?
1.思维导图助力职场,提升核心竞争力
美国波音公司在设计波音747飞机的时候就使用了思维导图。据波音公司的人讲,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设计波音747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要花费6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他们的工程师只使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波音747的设计,并节省了一千万美元。思维导图的威力惊人吧?
我们的课程建立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这帮助我们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毕业分数。思维导图必然是未来的教学工具。
——让·卢克·卡斯特纳(Jean Luc Kastner)
德国惠普医疗产品高级经理
博赞的思维导图在我们办公室内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它在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上的作用是惊人的。我们使用思维导图安排会议议程,做头脑风暴,设计组织结构图,记笔记和写总结报告。这是一个通向未来的必备工具。
—— 威廉·L.M.(William L.Maxillae)
美国福陆丹尼尔(Fluor Daniel)公司副总裁
2.思维导图让学习效率倍增
在国内外,很多教学机构已经对思维导图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思维导图已经在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在新加坡,思维导图已经成了必修课。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诸多学校中,思维导图已经成了教授们常用的一种工具。在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促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3.思维导图让生活更有品质
大部分的思维导图初学者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读书笔记的方式,可以让规划更加清晰。其实不然。思维导图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用思维导图做家庭计划,比如规划未来、安排旅行、出门收拾行李;还可以成为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比如亲子沟通、夫妻沟通、组织家庭会议等。但凡在家庭生活中需要思考的地方,都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让本来杂乱的事项变得有条理,让本来烦躁的心情得以平静。
三、思维导图适合人群
思维导图适合有学习和实践能力的人群。“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取得好的结果,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升思维效率。思维导图就是高效的思维训练工具,这样的思维工具可以应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适用于想“通过行动让自己变得不平凡”的所有人。
1.对自己当下有些许不甘者
无论你是中小学生、大学生,还是进入职场的人,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摄入,你需要将碎片化信息高效处理,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思维导图可以提升记忆效果,减轻线性笔记的负担,使你学习起来更轻松。
2.对自己未来有期许的职场人士
职场人士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杂,往往理不清头绪。全局分析、细节策划、落地执行、人员铺排等都要耗费很多脑力思考。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厘清思路,思维上出力,行动上省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真正做到工作不烦。
3.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人
平衡工作和生活一直是很多人的难题。2017年,思维导图实战派通过对200多位家长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会提到当下的困扰:孩子的学习占据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要提升亲子沟通效果,打开孩子的话匣子;等等。思维导图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好帮手。它可以帮助我们策划更高质量的旅行计划,帮助我们提高日常生活的效率,提升我们对时间的利用率,从而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以从事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四、思维导图如何学
1.思维导图初学者常见的困惑
随着思维导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尝试着使用思维导图。只是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坚持下来,原因不外乎觉得思维导图画起来麻烦,或者觉得并不能有效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其实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经历,从空地上练习到可以上路骑行,前后要花好几周的时间。从不会到会,也不知摔了多少次。学习思维导图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当初我们因为摔疼了,没有坚持练习,估计现在都不会骑自行车。
当下的人们,总是想着“快”,干什么事都希望立刻见到结果,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提升自己“快”的能力,对很多事情都浅尝辄止。但这世间的美好事物有几样是不需要经过反复打磨就能速成的呢?
思维导图是一个可以提升我们思维效率的工具,非常好用。前提是,你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刻意地训练一段时间,直到养成习惯,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项技能。
2.思维导图学习路径
对于思维导图初学者,单纯地看书、听课只能说明学过,但未必能学会。学习思维导图重在训练,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质是思维的训练。所以我们在本书设置了3个训练环节:从会画到会思,再到会用。这是一个完善的训练系统,每个环节都会有知识的讲解和相应的训练,各位初学者只要跟着书中的节奏展开训练,就能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并能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思维导图实战派,是一个正在用方法提升效率和突破自我的行动派,我们相信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全力去做,必有惊喜。
3.思维导图实战应用步骤
画思维导图不是目的,通过思维导图提升效率、解决问题才是终极目的。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导图应用有如下4个步骤:
(1)确定目的(Why)
确定目的,非常重要。没有目的地绘制思维导图,你会发现绘制结束后没有成就感。针对同一件事绘制思维导图,不同的目的会有不一样的思维导图呈现。绘制思维导图是为了训练思维导图的基本思维技术,还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不同的目的呈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2)绘制思维导图(Mapping)
当目的确定了之后,接下来就可以绘制思维导图了。紧扣自己的目的,将学习内容用思维导图提炼呈现出来,严格遵循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内在思维外在呈现的能力。
(3)检视结果(Check)
完成思维导图绘制后,绝不能草率地结束。思维导图绘制是一个输入、整理、输出的过程,最终呈现的思维导图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绘制过程中的思考历程。跟第一步的目的相对应的就是检视结果,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达成起初设定的目的,让我们的学习有始有终。
(4)优化思维(Better)
在检视结束后,看看下一次如何优化思维。你可以问自己:“我还可以更好吗?”所提的问题可以针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面,也可以针对学习内容方面。这样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好,这也是思维导图实战派的宗旨:“将思维导图用在自己身上,使生活变得更好。”
不要小看最后两个步骤,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检视和优化,会对你的学习内容和下一次的思维导图应用起决定性的促进作用。
五、思维导图实战派提供的支持
任何一位翻开这本书的读者,都是思维导图的爱好者或者想学习思维导图的人,欢迎加入思维导图实战派,也欢迎大家从此开启思维导图学习之旅。这本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来源于思维导图实战派,无论是工作方面、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这绝不是一本纯粹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你亲自参与的书。因为思维导图实战派相信:思维导图是一项技能,只有动手去绘制、动脑去思考,才能够真正掌握并提升这项技能。
如果你想学会思维导图,请不要吝啬自己训练的时间,勤于动手绘制、动脑思考。我们也会给大家更多直接的支持:
1.简书编写
请各位将自己每日训练的思维导图拍照发到“简书”APP(手机应用程序)上,发布并投稿至“思维导图百图计划”专栏,这里是所有思维导图实战派的实战分享圈。你不仅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学习到很多前辈的作品。
2.精英点评
你的每一篇投稿都会有思维导图爱好者甚至是思维导图实战派的发起人进行点评,让你的学习不孤单,有更多的人支持你的成长。
3.社群效应
在“思维导图实战派俱乐部”的社群里,可以及时关注南京思维导图俱乐部的最新动态,我们相信“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4.扫描拍照
为了使照片的清晰度更高,可以使用“全能扫描王”(一款手机APP)扫描。
学好思维导图的前提只有一个,就是训练。训练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效的环节。思维导图的学习没有捷径,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