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会思”训练之旅
开启“会思”训练之旅
人的思维类型中有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非线性思维则是相互连接的、非平面的、立体化的、无中心的、无边缘的网状结构,类似人的大脑结构和血管组织,如发散思维、系统思维。
虽然两种思维存在着巨大差别,但没有优劣之分。线性思维有助于深入思考,探究事物本质;非线性思维有助于拓展思路,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总的来说,非线性思维是为了支持线性思维的深入进行,线性思维是最终目的,而非线性思维是辅助手段。
由于线性思维的简洁性和经济性,人们对线性思维产生了很强的依赖,再加上线性的语言和文字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类的思考,从而忽视了非线性思维的存在。而人类的知识结构本身则以非线性为主,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思维导图这样的非线性思考工具放飞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促进思维的发散,拓宽思维的广度。
一、什么是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可以定义为:是一项帮助人们形成高效思维模式,并在必要的时候打破已有模式、形成新的思维模式的技术。
按照思维训练大师爱德华·德博诺的观点,思维如同运动,是一项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逐渐被掌握的技能。将思维看成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技能,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思维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是密切相关的。技能是能力的细节支撑,能力是技能娴熟运用后的综合表现。可以认为,没有技能就没有能力,思维技能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思维技能训练是全面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实现手段。
二、什么是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是外在刺激在大脑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映射,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领域本身。它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
思维模式对人类的思考至关重要。一方面,人们依赖于模式,因为如果不借助于某种模式,人们就只能通过摸索前行,或者非常低效,或者异常困惑。另一方面,思维模式系统具有“先占先得”的特征,我们在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同时也在大脑中逐渐筑起抵御其他知识的墙。
三、思维训练的三个阶段
从大脑处理信息的三个阶段(输入、加工、输出)来看,同样可以把思维训练分成三个阶段。
1.隐性思维显性化
隐性思维显性化是指应用可视化认知工具(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呈现出来,促进思考者观察反思的过程。
2.显性思维工具化
显性思维工具化是指运用思维工具来引导、矫正思维进程,帮助思考者应用高效思维方法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的过程。
3.高效思维自动化
高效思维自动化是指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在思考者熟练掌握思维工具之后,能够在不需要选择思维工具的情况下无意识地运用这些工具,达到自动化效果的过程。
四、开启“会思”训练之旅
本章重点训练思维技能,并且结合隐性思维显性化的目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思考过程,激发思维,整理思维。思维技能的训练从两个方面展 开:
1.本能思考技术
这是指这样的思考能力是本能的,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拥有的本能思考技术。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可以达到思维破框和思维不卡的效果。本能思考技术包括联想思考技术(Association)和分类思考技术(Grouping),第二节将和大家进行本能思考技术的训练。
2.核心思考技术
这是指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提升的一种思考能力。核心思考技术包括位阶技术(Basic Ordering Ideas,简称BOIs)和关键词技术(Keyword)。在第三节,会和大家进行重点讲解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