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组织会议

第四节
用思维导图组织会议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思维进行激发和整理,并通过图、文、线条等方式将思维可视化。我们经常通过自由的联想来设想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这也是思维导图的精髓所在,我常说这个环节是可控的发散思维。因为它始终会围绕着中心图,也就是问题本身展开思考,不至于跑题。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是有线索关联的,关键是这个线索通过思维导图变得可视化,一目了然。所以思维导图经常在集体头脑风暴中使用。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使用思维导图做头脑风暴的四个步骤。

方法说明

【步骤】

1.思维速射

画一个和问题相关且具有激励作用的中心图,并明确你想要达成的目标,根据问题的性质限定思维发散的时间。这个阶段你要激发尽可能多的新想法和新创意,不要评估好坏,扼杀这些想法的出现。

2.第一次重构和修正

激烈的思维激荡过后,稍做停顿,让大脑休息一下,然后整合重构你得到的想法。这时候你会发现反复出现重点,而且思维导图会跟着你的思绪探索你的想法,以新的想法取代旧的想法。经常用思维导图做头脑风暴,你会发现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角度更加丰富,这反映了我们思维力的提升和成长。

3.孵化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稍事休息,因为大脑在休息的时候常常出现顿悟。如睡觉前、跑步或者上洗手间的时候,闭上眼睛,让思绪在脑海里激荡。

4.第二次重构和修正

你的大脑会对前面的内容有个全新的感性认识,因此有必要整合所有的信息,再快速地创作一幅思维导图。

5.最后阶段

通过最新创作的导图,为最初的问题寻求答案或者做出决定。如果答案不能立即出现,耐心一点,如果有必要,可以重复第四个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汪志鹏:头脑风暴五步骤

案例分享

案例一:小学老师的班会组织,围绕“练字计划”(汪静)

汪静:练字计划

作为老师,学生的书写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家庭作业,要么潦草应付差事,要么正确率极低。

我一贯的做法有三:

1.啰唆

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写一手漂亮的字是多么重要,举例一二三。不惜自毁形象,诉说自己因为书写问题而产生的一些遗憾,在公开场合不敢签字等。

2.惩罚

罚重写,罚多写几遍,罚下课不许出去玩,多扣除卷面分……

3.激励

每周一次写字比赛,颁发奖状;字写得特别好的学生可以少写作业;制订计划,一起约定每日练字……

但都收效甚微。可能当时听了,大家都热血沸腾,有几天的行动,但过不了多久就不了了之了,又回到原样。

这才开学几天,大家的书写就开始不认真了,让批改作业的我着实生气。但我不想再浪费口舌用这些没用的办法了,就想试试思维导图。

我想起师傅教的黄金圈法则: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why—how—what),就想从这三个方面跟孩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于是话题从“你觉得书写重不重要”切入,孩子们一致认为“重要”。那就好办,开始挖“为什么”(why)了,挖到最后的结果让我很惊讶,孩子们自己也很惊讶。由最浅层次的,别人会夸我啊,老师开心啊,考试会加分啊,到最后发现原来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更自信。于是继续挖,挖到了人品。这可就多了,认真,专注,有毅力,爱干净等。挖了整整一节半课。孩子们发现,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为了自己!

最难的“为什么”(why)搞定,下面的“如何做”(how)和“做什么”(what)就相对简单了。接着挖“如何做”(how)。

首先,要保证书写正确。我总结出三个方法:通过仔细观察来认清汉字,用记忆法帮助识字,用反复的练习来巩固识字。关于识字的记忆法就很多了,比如常用的编故事、顺口溜、歌谣、拆分识字、图像化等。

其次,要做到书写整洁。孩子们经常书写不整洁,很影响整体美观。综合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大家达成一致:需要多加注意,认真思考后再下笔,这样能够保证书写整洁。

再次,书写要美观。这要费一番功夫。通过仔细观察字帖,认真思考研究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辅以勤加练习,方能慢慢达成。

最后,还要求一定的书写速度。可以通过平时的限时练习来提升速度,更重要的是书写时要专注。

综合以上,什么样的书写(what)是好的书写呢?正确、整洁、美观、速度。在一定的速度的前提下,保证书写正确、整洁、美观。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了。

后面让每个同学在“做什么”层面给自己选择目标,然后制订出相应的计 划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华明和若兰的分享

华明一向不爱在课堂上主动发言,这次也是我点名,他才发言。我请他说说第一次书写得“优”,书写时的情况和心情。他说他那一次书写得到“优”,就是感觉写的时候已经忘记在干什么了,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哦,原来专注、忘我可以让我们书写得更好。

若兰说,她只关注到当下写的那个字,不知不觉就写完了,很吃惊。哦,原来还是专注。

虽然还没有看到实际效果怎么样,但我想孩子们可能会拒绝老师一次次的叮嘱、警告,但他们的切身感受一定不会拒绝。这次帮助他们看到了深挖后的自己,我想结果也一定不会太差。我期待着。

这是我第一次用思维导图跟孩子们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了思维导图的魅力,也让我看到了原来孩子们自己也能想得这么深。

真的,别小看了自己,别小看了孩子,别小看了思维导图!

案例二:千校支教计划,如何让刚组建的团队快速达成共识(思维导图实战派在读学员)

明天就要支教了,今天晚上,所有参加明天活动的小伙伴都在为明天的活动做最后的梳理。

今天的心得是,一次活动的成功,在于前期使全体参与人员思想统一,特别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其参与活动的目的,这样所有人才会全身心投入,才会知道自己在活动中干什么。

小结 / / /

在会议中,多个人的想法碰撞,这时候或许要多张思维导图来支撑,或者你还可以借助软件思维导图来帮助你更好地抓取每个人的说话重点,及时更改内容,最后又能清晰地将会议内容传达给所有参会的人和未参会的人。

结语 / / /

我们坚信学习思维导图是为了训练和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工作不烦,学习不难。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有用。本章很多案例都来源于思维导图实战派学员,他们和很多初学者一样,起初是看书,但发现看不懂,所以他们开始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我们邀请正在看本书的你加入思维导图实战派,只要你是正在找方法突破自我提升效率的实战派。也鼓励大家开启“思维导图百图计划”,在绘制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训练 1

主题:在思维导图帮助下开一个家庭会议,让小家变得更好。

训练 2

主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主持一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