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链接,思维导图发展的宏大空间

第三节
无限链接,思维导图发展的宏大空间

一、宇宙原理

我们认为的宇宙,是人类肉眼所观测到的宇宙,不是整个的宇宙。整个的宇宙根本不是它所呈现的这个样子。

你信不信?

科学已经有了实证,不由你信不信。

宇宙看似是由星辰大海、山石树木、人类的血肉构成,但本质上是由量子构成的。

人类打一个哈欠,就有上万亿量子的进出;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翻一页纸,也有上万亿量子的进出……你随便一个动作,都有万亿级别的量子随行。

193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的“纠缠态”。量子纠缠是指在微观世界里,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不管它们相距多远,只要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粒子状态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定粒子间会有很强的量子关联。爱因斯坦略带讽刺地称之为“远距离的闹鬼”。

《西游记》中,孙悟空动不动就分身。比如,一个分身被困在笼屉里等着被蒸着吃,另一个分身却跑到北海龙王那里讨要些寒气给师父避体;一个分身被砍断了头颅,另一个分身变成一条狗打发了虎力大仙……量子也是会分身的,不过与孙悟空不同的是,量子的分身术不会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分身即消失。

量子纠缠超越了人类的四维时空,不受时空约束,是非局域的。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量子纠缠的这种非局域性表明物体具有整体性,即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立即影响到很远的地方。这说明,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相距遥远的粒子甲和乙在冥冥之中存在着联系。

似乎有一条无形的链条拴在两个量子之间,它虽然无形,却力道强大,以至于两个量子无论相距多么遥远,此动则彼应,彼动则此应,如此机制,生生不息,造就了这个纷繁的宇宙。

量子纠缠颠覆了人类固有的宇宙观。

随着科学日益进步,人类的思维更加开放,使“量子纠缠”发生的那条隐形的链条也渐渐从暗地走向光明。

至此脉络逐渐清晰:宇宙归根结底是由量子构成的,量子之间会发生纠缠,纠缠是因为存在一条隐形的链;无数个平行世界组成了整个宇宙,任何一个平行世界都是由无数条隐形的链桥接而成。

最后得出结论,宇宙和世界乃是一个链接的集合体。链接,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也有类似的观点。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宇宙中存在一条总规律,含混不清,一般人也说不明白,勉强称之为“大道”。老子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的东西。但是他又说不清,所以使后人也十分迷惑,只知道宇宙中有这么个“大道”,具体是什么,搞不懂。这是一个存在了两千多年的谜题。

马克思认为,没有联系,就没有规律。联系是规律的基础,规律是联系的提炼和总结,反过来再指导联系。联系是事实存在,规律是形而上。

可见,老子的“大道”也是形而上的。他又说:大道至简。“大道”本身即形而上了,“至简”肯定不是让这形而上的东西更加复杂化、更加让人搞不懂,而应该是简而又简、直指人心才对。

“大道至简”,就是要回到大道的初始,回归大道本质的面目——链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个“先天地生”的“物”是什么呢?是链,有形的链和无形的链。

二、思维导图与宇宙的原理高度契合

假设有这样一种照相机,能够透过万事万物的表征,把内部的实际情形反映出来,把它放置在一个合适的高度和角度,让它呈现部分的宇宙和整个地球,它就会呈现出一组惊人的画面:链接无所不在。

万事万物,包括万物灵长的人类的大脑和几亿倍显微镜下才能显现的微生物,万仞高山和恒河细沙,宇宙星云和分子量子,都不过是以某种形态分布在链上。

链中有链,链内有链,链外有链,链上有链,链下有链;有大链、小链,有长链、短链,有单链、复链,有链团,有分链、总链……无不是链。这不就是思维导图的真实面目吗?

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出发,但这个中心绝不是宇宙的原点;它向四周无限延伸,但这种延伸绝非胡乱连接;它看似是在不受限制地发散,可事实上这种发散却遵循着一定的路径和规定……

宇宙中的链接也不是随便对搭的,哪怕是最微小的量子之间,彼此缠绕亦遵循着某种规律或联系,冥冥之中彼此两个事物发生关联都有背后的系统或体系在促成之,总之一句话,天地间岂有浪得之物?

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是符合宇宙原理的一种呈现方式。它们两者的契合点是思维。

人类的思维是宇宙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说不上是全部,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的组成元素。思维产生后,人类才得以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人类历史才可以熠熠生辉。倘若人类也跟其他曾经统治过地球的生物一样,思维不甚发达,那么人类的文明也就无所谓辉煌光大了。

当然,若是放在数十亿地球的编年史中,人类文明的光辉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正是这瞬间的光辉,仍在延续,仍在增加,仍在努力地喷薄。

思维导图虽然是近几十年的产物,但它的原理切合人类发展的脉络,因此其在未来,必将助力人类文明的发展。

思维导图本乎自然,遵循着宇宙规则,因此它的呈现方式必然也必须是链性的,把事物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就像量子间的纠缠一样。它是这个无限链接的宇宙的最真实写照。如果非要找出一点区别的话,则在于宇宙无限链接的真相隐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而思维导图则把这种真相揭露出来,使其跃然纸上。

如果你是真正的思维勇士,就会明白,思维导图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但那是一条艰辛的路。就像我们认识一个真理一样,真理不会摆在你面前等着你去认识,也不会像吃饭、喝水那样寻常。众里寻他千百度,不经历一番艰难探索,真理岂能唾手可得?思维导图也是一样。我们要端正态度,怀着虔诚的心去接近它,喜欢它,学习它,运用它,它才能成为你手中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