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思维之魂的居所

第一节
自然,思维之魂的居所

一、自然启发创意

一提起自然,你一定会想到山河湖海、日月星辰、草木禽兽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自然的范围要超越这些日常存在,还包含一种心灵的状态。

这么说虽然有点玄学的意味,但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一本正经地想过这个问题。

日出日落、红花绿草、飞禽走兽、江河湖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易理解、最易触及的一部分,自然当然有其更加深奥的地方。

有这么一个故事,被人都讲烦了。说是牛顿乃自然科学界的巨擘,他在上学的时候跟其他学生不一样,他善于思考,而非忙于应试。他在课堂上记的笔记,充满了各种图形、图像和色彩,焕发出让人难以抗拒的趣味性。我想,东尼·博赞先生创造思维导图的时候,一定借鉴了许多牛顿做笔记的方法。

牛顿很喜欢自然,他具有极其细腻的心思和无比丰富的感触,能听到大自然独特的声音,而这种声音被芸芸众生忽视或屏蔽了。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落下的苹果砸在了他的头上。牛顿陷入了沉思:

苹果为什么不往上飘,或往平行于大地的维度去移动,而偏偏下落?

什么促使苹果下落,而给人以自然而然的感觉呢?

天上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会像苹果那样落到大地上?

苹果的自然坠落跟人的呱呱坠地有何区别?

他忘记了疼痛,而思飞天外,神接八荒。

在纷乱繁复的思绪中,在最新奇的想法与旧有的知识经验和物理实验的对接中,在不断发散又不断回归的创意和论证中,光芒四射的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

这种思维和思考高度与自然契合的境界,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理论:自然能启发创意。

二、脑细胞的自然形态

中国2500多年前的老子也发出过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了解了自然的奥秘,就懂得了万事万物最高的原则——道。自然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一大灵魂法则,着重强调大自然对人类大脑的培育和启发。

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大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为什么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人都是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人?

为什么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遵循自然,而非违背自然,既是天道,也是人道,更是思维导图之道。

人类的大脑最喜欢自然之道,思维导图的发明本身即从自然中来。

左图是一张脑细胞的图片,那布满了轴突和树突的自然细胞,在仅仅三升的容器(我指的是人类的脑壳)中,曾经创造出无比辉煌的科技和艺术。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们终其一生,纵然是天纵英才如爱因斯坦,也仅仅开发了其大脑的10%左右,你们会做何感想?

下图是一张思维导图,它是不是跟脑细胞非常相似?

思维导图的模板是大脑细胞,这就是思维导图最高的自然属性。

人体大脑与外界自然相匹配,它源于自然,接收自然,反馈自然。自然的东西回到自然中去,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

倾听自然,观察自然,融入自然,与大自然高度统一,这样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思维导图。如果不能用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一切创作都会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