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植株养分吸收
(一)植株不同器官氮素吸收
干物质积累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而植物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对干物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马铃薯生育前期,植株地下部根、地上茎和地上叶片氮素含量动态变化随生长发育进程推进而降低,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含量高低表现为地上叶片>地上茎>地下部根(如图2-6)。施用保水剂各处理地下部根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保水剂处理,施用微生物保水剂对作物吸氮效果好于沃特保水剂,以N4和N6处理地上部根全氮含量最高(图2-6A)。播种后60 d地上茎氮含量,N4和N6处理的含氮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分别较CK处理高23.2%、27.3%;播种后80 d,N4和N6处理中地上茎氮含量比CK处理提高30.2%和34.4%(图2-6B)。播后60 d和播后80 d微生物保水剂各处理中叶片氮含量高于沃特保水剂各处理,保水剂各处理中钾浓度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保水剂不同施用量间差异显著,以N6处理叶片全氮含量最高,其次为M6处理(图2-6C)。
图2-6 不同保水剂施用量下马铃薯不同器官全氮含量变化
(二)植株不同器官磷素吸收
马铃薯生育前期,各器官磷浓度为同器官氮浓度的1/10,地下部根、地上茎和地上叶片中磷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磷在马铃薯叶片中的分配以播种后60 d为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图2-7)。与不施保水剂处理相比,保水剂各处理马铃薯器官在生育前期均具有较高的磷浓度,以施用微生物保水剂效果最为显著。
播种后60 d,沃特保水剂地下部根全磷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N6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播种后80 d,M6处理显著高于M4和M2处理,微生物保水剂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以N6处理地下部根全磷含量最高(图2-7A)。生育前期地上茎全磷含量,M6、N4和N6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分别平均较CK处理显著高32.9%、30.5%和37.6%(图2-7B)。播种后60 d和80 d,N4和N6处理叶片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而M2和N2处理差异显著,M2处理与CK处理不显著,N4和N6处理叶片全磷含量较CK处理高11.7%和17.9%(图2-7C)。
图2-7 不同保水剂施用量下马铃薯不同器官全磷含量变化
(三)植株不同器官钾素吸收
马铃薯是需钾较多的作物,钾对马铃薯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由图2-8可知,马铃薯植株各器官全钾含量以播种后60 d最高,播种后80 d开始下降,地上茎中钾含量高于叶片和地下部根,表明作为运输器官的地上茎需要更多的钾离子。播种后60 d,保水剂M6、N4和N6处理地下部根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处理显著提高32.0%、36.6%和45.0%;播种后80 d,除N6外,保水剂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N6处理地下部根全钾含量最高(图2-8A)。生育前期地上茎全钾含量,M6、N4和N6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M2、M4、N2处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图2-8B)。播种后60 d和播种后80 d,M6、N4和N6处理叶片中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而M2、M4和N2处理与CK处理差异不显著(图2-8C)。
图2-8 不同保水剂施用量下马铃薯器官全钾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