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讨论
(一)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适当的保水剂施用量可达到最佳的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效果(韩玉国等,2010;王琰等,2017)。有研究表明(杨永辉,2011),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后,土壤大孔隙数及孔隙度均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土壤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土壤容重。保水剂吸水膨胀后粒径可达30~40 mm,在吸水过程中可形成大量孔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陈学文,2011;李永胜等,2006)。王荣等(2018)和何艳(2016)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保水剂结合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结合施用保水剂处理均能使耕层土壤孔隙度升高,有效改善耕层土壤孔隙状况,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
(二)土壤水分
有机肥配施保水剂可有效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淋失的有效措施(蒋美佳等,2019)。俞满源(2003)研究发现,保水剂与氮肥结合在有效降水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土壤耕层的水分状况。沃特、PAM均可接收降水,提高土壤含水量,且土壤水分随降水量、施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当土壤干旱时,沃特保水剂、聚丙烯酰胺可释放其吸收的水分,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杜社妮等,2007a)。施用保水剂显著提高土壤水分、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张蕊等,2013a)。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结合保水剂、有机无机肥结合保水剂不同用量各处理,相对于不施保水剂处理,明显提高了0~100 cm层土壤贮水量。
(三)马铃薯生长
保水剂的施入可使作物生育期内土壤蓄存更多的水分(Yang,et al.,2014),提高养分的利用(提文祥,2011),进而增加作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Fan,et al.,2015;Salavati,et al.,2018)。俞满源等(2003)研究表明,保水剂与氮肥结合有利于增加马铃薯盛花期的生物量,有利于光合同化物向块茎的转移运输,确保了块茎的生长发育。沟施保水剂能够调节旱地马铃薯的土壤水分状况,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使马铃薯生育期明显延长,增加生物量(高天鹏等,2009;廖佳丽等,2009)。本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与保水剂配施、有机无机肥与保水剂配施均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和块茎产量的形成。
(四)马铃薯产量
刘迎春等(2016)研究认为,保水剂配施常规肥料对荞麦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单株粒数。马力等(2014)研究认为,当使用抗旱保水剂,保水剂量60 kg/hm2,氮肥量60 kg/hm2时,燕麦的种子产量、穗长、穗粒数、小穗数和穗质量均表现最好,对种子田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Islam,et al.,(2011)研究表明,在保水剂30 kg/hm2+75 kg/hm2尿素+25 kg/hm2过磷酸钙和硫酸钾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最佳配施组合。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黄腐酸钾)结合沃特保水剂105 kg/hm2、有机无机肥(黄腐酸钾+氮磷钾肥)结合沃特保水剂90 kg/hm2时,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均最高,增产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