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保水剂与肥料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25年09月26日
第五章 不同保水剂与肥料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宁夏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为250 mm左右,早春干旱严重影响到作物的春播(刘小平,2013)。水分不足和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严重限制了作物生长(Wang,et al.,2009)。由于该地区土地瘠薄,气候干旱少雨,加之马铃薯对水分亏缺非常敏感,导致其单产水平很低,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廖佳丽等,2008)。因此,抗旱节水成为提高宁夏优势特色作物产量、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重要技术措施。
保水剂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能迅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分,且有反复吸水的能力,吸纳后的水分可缓慢释放供作物利用(杜社妮等,2007a)。大量研究表明,保水剂在干旱少雨地区使用效果良好,能增强土壤保水性,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肥利用率。具有用途广、投资少、见效快,在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杜太生等,2000;李开扬和任天瑞,2002;黄占斌等,2002;崔英德等,2003)。保水剂的使用可提高作物出苗率和成活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了抗旱性,提高了作物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孙宏义等,2005;王启基等,2005)。
但目前保水剂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使用技术不完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保水剂会因种类、粒径大小、施用方式及施用量的不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效果不一,使得实际生产中保水剂的保墒保肥效果千差万别(黄占斌和夏春良,2005;刘殿红等,2008)。因此,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干旱少雨,土壤蒸发强烈和低产等突出问题,设置两种土壤保水剂的不同施用量与生物有机肥进行混施,分析保水剂与生物有机肥混施对土壤物理性质、马铃薯生长及产量影响,探寻马铃薯田的保水剂与生物有机肥混施的最佳用量,为促进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合理应用保水剂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