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的来说,新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开始接近电影本身的大众消费性质,从空洞僵化的说教努力到故事的叙事,从平面化、符号化、“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努力到立体化、个性化、真实化的人物形象,从缺乏类型意识、商业意识等方面探索类型特征,到试图获得市场认可。
虽然好转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缺陷。好转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物的简单化、切入点的宏观化、叙事动机的缺乏等。如果有一天,它的票房不再需要靠红头文件包来获得保证,而是用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叙事吸引观众自己掏钱,让观众沉浸在电影本身的内容中,完全忘记了“主旋律”这三个字,那么主旋律电影的春天就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