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推荐序

中文版序

中文版序

前言

第1章 从直岛倍乐生艺术之地走向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仿效偏重经济的发达国家无法得到幸福

与濑户内海的关联——直岛文化村构想

布鲁斯·瑙曼作品《100个生与死》揭示的BASN的发展方向

历史东风蓬勃发展的“家计划”

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新

从莫奈、德·玛利亚到地中美术馆

为什么是莫奈?——现代艺术的开山鼻祖

用艺术振兴岛屿——犬岛炼铜厂美术馆

与岛民共建丰岛美术馆

尊重艺术,放大作品的魅力

直岛方式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从“经济为文化服务”走向“公益资本主义”

艺术使地区充满活力

何为幸福的社区

谋求社区发展的利他性需求

亚洲各国为时不晚

第2章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发展

1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目的

最初的经过

海之复权

重视交流产生的机缘

将地方建设的可能性寄托在艺术家身上

搭建官民合作的框架

2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方法论

以艺术为载体实现与他人的互动

三年一次的艺术节

3 艺术的作用

发现地区资源

创造与他人的“合作”,使岛民重拾自豪感

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

艺术就像婴儿

4 具体的发展事例

艺术参与的各种形式

大岛的努力

美食项目

5 总结

第3章 濑户内物语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编年记

写在第一届闭幕之际

写在第二届筹备之际

写在第三届筹备之际

夏季艺术节开始

第4章 从濑户内走向亚洲

在各岛的准备——各自的课题设定

小虾队组织——互动与联合

面向人类普遍性的活动

美术向美食拓展

与亚洲的互动——走向濑户内亚洲论坛

不是我,而是风

结语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