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总结
正如我们通过几个事例看到的那样,濑户内诸岛各有各的固有课题。怎样解决这些课题?当地的人们与艺术家或志愿者们一直在一起思考、一起努力。通过再次参与开发空屋、废弃学校、废弃田地等,过去的历史和地方财富浮现出来,进一步迈向未来的可能性也由此显现了。
由20万年前一个叫“夏娃”的女性,繁衍出地球上迄今生存的大约600亿智人。如今地球上生活着73亿人,但遍布整个地球的生命不只有人类。人类历史漫长,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在各个地方。但是现在,我们却放弃迄今为止积累的财富,被金钱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所束缚,人类在各个地方的经营亦受到轻视。
我们在濑户内与不同地区、年龄层、艺术门类的人们紧密相连,在一个个地方发现一些微小的可能性。目前,我们正处在将发现的可能性向外部公开,将之与日本及世界联系在一起的阶段。濑户内出现的问题不仅是濑户内自身的,它们与地球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息息相关。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首先从集结当地的力量起步,然后向日本各地扩大网络。现在,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逐渐参与进来。在第四章我还将论述,亚洲各国的有为之士将组织起来,开启“濑户内亚洲论坛”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活动,论坛将围绕依靠艺术和文化进行地区建设进行探讨。很多人与濑户内这个地方紧密相连,我们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尊重人类20万年历史光阴,在人与人互相帮助的过程中解决各地问题的普遍可能性。
大海是我们一切生命的故乡。自古以来,世界通过大海连在一起。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在前行中依然背负着很多问题,但它是在重新认识大海的作用、探索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地区新的可能性的一个大胆尝试。

淀川Technique《宇野的黑加级鱼》[宇野港·2010年],使用从冈山的人口湖收集的垃圾、从当地家庭收集的废弃物品制成黑加级鱼(黑鲷)装置物。

家项目“南寺”,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Backside of the Moon[直岛·1999年],建筑物内漆黑一片,过了一会儿终于捕捉到光亮。建筑物由安藤忠雄设计。

家项目“kinza”、内藤礼《这件事》[直岛·2001],将建成200年的房屋本身作品化。参观者一个人一个人进去,每人体验15分钟。

家项目“牙医”,大竹伸朗《舌上梦/窥窗》[直岛·2007年],牙科医院兼住宅。将一些装置物、废弃材料、霓虹灯管等拼贴在一起,形成混沌的空间。

家项目“石桥”、千住博《瀑布/空之庭》[直岛·2007/2009年],由建成100年的民宅的正房与仓库改造而成,里面展示了宽达15米的瀑布大作与14面隔扇画。

家项目“围棋会所”、须田悦弘《山茶》[直岛·2007/2010年],凭着对从前岛上下围棋的地方的回忆,而重新建造的建筑物。在面朝庭院的日式房间里摆放了木雕山茶花。

托比亚斯·雷贝尔格(Tobias Rehberger)《你爱的也让你哭(日本特许权版)》[丰岛·2010年],把面朝海港的空屋改造成咖啡屋,将参观者引入错觉世界。

珍妮特·卡迪夫和乔治·布拉斯·米勒(Janet Cardiff and George Bures Miller)《暴风雨/房屋》[丰岛·2010年],通过光与水的变化、扩音器中传来的声响表现从暴风雨来临到离开的约10分钟。

松本秋则Akinorium[男木岛·2016年],1楼的音响装置一边投射影像一边自动演奏;在2楼可以体验众多装置物发出的立体音响。

高桥治稀SEA VINE[男木岛·2010年],室内挂满瓷器制作的藤蔓,将其比作波浪和风。花和叶子上绘有风景。

西堀隆史《扇骨之家》[男木岛·2010年],使用约6000枚香川的传统工艺品扇骨覆盖2层民居的整个内部。

漆之家项目《漆之家》[男木岛·2010年],当地的漆艺家们参与,用雕漆等香川传统漆艺技法改造木质房屋。

岸本真之《缮缮金缮》[小豆岛·2010年],收集当地废弃的陶瓷器,模仿名为“金缮”的陶瓷器修复技术将它们黏合起来的装置艺术。

横尾忠则《丰岛横尾馆》(设计:永山祐子)[丰岛·2013年],改造旧民居,在屋内展示11件平面作品。石沙庭院、水池等处可见装置艺术。

皮皮劳蒂·里斯特(Pipilotti Rist)《你最初的颜色(我头脑中的解Solution——我胃里的溶液Solution)》[丰岛·2011年],“岛上厨房”仓库2楼浮现的圆形影像。上面投射着郁金香、风景等色彩丰富的影像。

《中之谷凉亭》[犬岛·2010年],为使艺术、建筑和岛上生活融为一体而展示的犬岛“家项目”(设计:妹岛和世,艺术指导:长谷川祐子)。五个画廊与一个室外作品——凉亭分散在村落里。

犬岛“家项目”A宅,荒神明香《投射》[犬岛·2013年],在俯瞰时呈链环状的透明亚克力“A宅”里,展示由颜色绚丽的假花花瓣上下对称粘贴的作品。

犬岛“家项目”F宅,名和晃平Biota(Fauna/Flora)[犬岛·2013-2016年],表现细胞分裂与增殖的雕塑等,可以在整个空间感受生命产生的过程。

犬岛“家项目”石匠房屋旧址,浅井裕介《像倾听远古的声音一样倾听昨日的声音》[犬岛·2013-2016年],在房屋拆除后的空地上,利用将橡胶材料烧在地面上的手法画出动物、植物、船等图案。

菲利普·艾瑞特(Philipp artus)《蜗牛的轨迹》[女木岛·2013年],用线表示蜗牛动态的3件影像作品,浮现在鬼岛大洞穴的黑暗中。

CHAOS★LOUNGE《鬼之家第1会场“鬼的洞窟”》[女木岛·2016年],以从古至今的“鬼”=“他人”的意象为基础,在多个会场上展示作品。

会田诚《男木岛原住民项目》[男木岛·2013年],由“昭和40年会男木学校”负责文学性说明,或绘制单线条画,或用漂流木在校园建造神殿。

小沢刚《海报的照片》[男木岛·2013年],以社会课教师为假设条件,展现装置艺术。展示临摹后拍摄的儿童画照片。

Parco Kinoshita《联欢会(欢闹后的版本)》[男木岛·2013年],以校长为假设条件,在走廊工作,开放校长室,将保健室改造为迪斯科空间。

松荫浩之《移动时要小心的教室》[男木岛·2013年],作为“艺术性体育老师”的教室,创建健身教室。教室里抻满橡皮筋的装置艺术。

有马纯寿《音乐实验室》[男木岛·2013年],担任音乐课与科学课。播放学校留下的发声装置,或由昭和40年会广播,在理科教室展示声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