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地方建设的可能性寄托在艺术家身上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加剧,已成为岛上刻不容缓的现实。在系列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第46部《寅次郎的婚事》(1993年)中,有个画面是寅次郎从高松港消失了。导演山田洋二对濑户内诸岛极其典型的人口减少现象提出警告,敲响了警钟。例如,孩子在上高中之前即使想住在岛上,但除小豆岛以外,其他小岛上都没有高中。人们在岛上奋斗到孩子快上高中的年龄,便举家迁往高松、冈山、大阪,他们不得不迁移,因此人口骤然减少。对于岛屿而言,当每个岛的人口低于200人时,就相当危险了,如果人口继续减少,地区社会就会崩溃。事实上,女木岛和男木岛的人口为180人左右,犬岛只有40人,大岛已经低于80人,情况非常严峻。虽然丰岛现有800人,直岛还有3000人,还算多一些,但人口减少业已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源,从市场经济角度判断,这些岛屿人口的合理性已经出现问题。

川岛猛与Dream Friends《回忆球汇集的家》[男木岛·2010年],作家、岛民、欣赏者将旧报纸和杂志堆叠制成的“回忆球”装置艺术。

谷口智子《风琴》[男木岛·2010年],在错综复杂的小路上四处摆放装有望远镜的管子,可以听到数十米远的声音。
即便如此,既然现在还有人居住在这些岛上,50年前有更多的人居住在这里,从500年前,1500年前,3000年前至今,一直有人居住在这里,就说明人们有居住在这些地方的理由,或是曾经有这样的理由,这些理由正是这些地区的财富与资源。将它们编成目录,仔细确认并向外界宣传,是地区建设的第一步。那么,由谁来进行宣传?我认为艺术家能够做到。艺术家不如学者那样严谨,但直觉敏锐,擅于发现。在通过艺术节进行地区建设时,可以期待艺术家们发挥这些能力。虽说如此,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经验来看,人们看待艺术的眼光仍然很挑剔。利用现代艺术进行地区建设,从心底里赞成的人并不多。不过,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可以借鉴“贝乐生(Benesse)艺术之地直岛”的成果,直岛作为地方发展艺术的先例,获得了世界的高度评价。虽说如此,直岛也决不轻松,从一开始就一直是赤字,直到第25年才实现单一年度的收支平衡。但是它有强大的品牌效力,因此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中,也要将品牌效力作为地区财富加以利用,打造新的全年观光模式。